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全文

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

出处:《送昙颖归庐山
宋 · 欧阳修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
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
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
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
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
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
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
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
昙颖十年旧,风尘客京都。
一旦不辞诀,飘然卷衣裾。
山林往不返,古亦有吾儒。
西北苦兵战,江南仍旱枯。
新秦又攻寇,京陜募兵夫。
圣君念苍生,贤相思良谟。
嗟我无一说,朝绅拖舒舒。
未能膏鼎镬,又不老菰蒲。
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

拼音版原文

wénshānjiǔwǎngshì

suìbiǎnlíngbiǎnzhōuxiàjiāng

yuèdàopénkǒutíngfānwàngxiāng

xiāngyúnjiānyǎoǎiyǒu

zhíqiūmíngcǎicuìkōng

xìnzāiqiěxiùqiánhuò

ǒubìngshíwǎngzhōngliúdànchíchú

jīnshàngfǎnghènchuánhuà

tányǐngshíniánjiùfēngchénjīngdōu

dànjuépiāoránjuàn

shānlínwǎngfǎnyǒu

西běibīngzhànjiāngnánrénghàn

xīnqínyòugōngkòujīngshǎnbīng

shèngjūnniàncāngshēngxiánxiāngliáng

jiēshuōcháoshēntuōshūshū

wèinénggāodǐnghuòyòulǎo

xiànshísuǒzhǐshuānglínguījié

注释

庐山:著名的风景名胜。
世俗拘:世俗事务的束缚。
夷陵:古代地名。
扁舟:小船。
湓口:长江下游的一个港口。
香炉:庐山的一座山峰。
杳霭:形容云雾迷茫。
彩翠:色彩斑斓的山色。
灊霍:其他名山。
踟蹰:犹豫不前。
髣髴:仿佛、依稀。
风尘:形容旅途劳顿。
攻寇:攻打敌人。
膏鼎镬:比喻为国牺牲。
老菰蒲:指隐居生活。
双林:庐山的双林寺。

翻译

我早就听说庐山的美名,却被世俗事务牵绊。
早年被贬到夷陵,乘小船在江河湖海漂泊。
八月抵达湓口,停下船来遥望香炉峰。
香炉峰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仿佛难以捉摸。
忽然遇上秋日晴朗,山色斑斓如画卷浮于空中。
庐山真是奇特秀丽,不逊于灊霍这样的名山。
因病未能常去,只能在江中徘徊,心中遗憾未能亲见。
想起那庐山的景象,至今仍清晰如在眼前。
昙颖是我旧友,如今在京都风尘仆仆。
他突然决定离开,潇洒地卷起衣袖离去。
古人也有隐居山林的选择,我曾向往。
西北战事频发,江南又遭受旱灾。
新秦又在攻打敌寇,京陕一带征召兵士。
圣明的君主忧虑民生,贤相苦思良策。
我却无能为力,只能在朝堂上无所作为。
既不能为国捐躯,也无法像隐士那样归隐。
羡慕你能找到归宿,双林之下构筑庐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昙颖归庐山》。诗人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昙颖的深深敬仰和羡慕之情。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自己早年被贬谪的经历,以及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但因病未能常往。接着,诗人回忆起与昙颖的友情,昙颖曾是京都风尘中的故人,如今选择归隐庐山,这让他深感羡慕。

后半部分,诗人关注国家局势,提及西北边疆的战乱和江南的旱灾,以及朝廷对民生的忧虑。他自谦无能,既不能为国效力,也无法像昙颖那样归隐山林。最后,他对昙颖的选择表示由衷的赞赏,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感慨,又有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