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岩龙池头,宛转鹅山趾
出处:《登西岗望龙池诸峰赠周履道》
明 · 马治
远游虞风波,托好常在迩。
朝来遇君出,兴与西冈起。
日薄川野阴,徐行杳然喜。
登身坡陀上,瞻望入百里。
浮云忽避眼,十嶂来填委。
巉岩龙池头,宛转鹅山趾。
铜官大居正,顾盼雄彼此。
夏绿纷以劳,林峦粲成绮。
回头指明镜,近见练水。
一州信峥嵘,东北才演迤。
自多岩洞胜,衡庐可肩比。
危危松间石,跪立驯虎兕。
前瞻忽长啸,幽响久乃已。
桃源果何以,兹景清且美。
穷探非予乐,所乐有偶尔。
周子宜数来,逍遥自今始。
朝来遇君出,兴与西冈起。
日薄川野阴,徐行杳然喜。
登身坡陀上,瞻望入百里。
浮云忽避眼,十嶂来填委。
巉岩龙池头,宛转鹅山趾。
铜官大居正,顾盼雄彼此。
夏绿纷以劳,林峦粲成绮。
回头指明镜,近见练水。
一州信峥嵘,东北才演迤。
自多岩洞胜,衡庐可肩比。
危危松间石,跪立驯虎兕。
前瞻忽长啸,幽响久乃已。
桃源果何以,兹景清且美。
穷探非予乐,所乐有偶尔。
周子宜数来,逍遥自今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马治的《登西岗望龙池诸峰赠周履道》描绘了诗人远游虞地时,与友人周履道一同登山赏景的经历。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壮丽和秀美,如“日薄川野阴”、“十嶂来填委”、“巉岩龙池头”、“宛转鹅山趾”,以及“铜官大居正”的雄伟景象。诗人运用生动的笔触,将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交融,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和与友人共享的乐趣,“前瞻忽长啸,幽响久乃已”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悠然与惬意。最后,诗人感慨此地景色堪比衡庐,而他并非追求穷尽探索,更多的是享受与友人相伴的逍遥时光。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山水诗意,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