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士气从来弱不支,逢时言行欲俱危全文

士气从来弱不支,逢时言行欲俱危

宋 · 胡铨
士气从来弱不支,逢时言行欲俱危
不因湖外三年谪,安得江南一段奇。
非我独清缘世浊,此心谁识只天知。
万牛回首须公起,大厦将颠要力持。

注释

士气:指士人的斗志或士气。
危:危险。
谪:古代官吏被贬谪到外地任职。
奇:奇特,不寻常。
独清:独自保持清白。
世浊:世道浑浊。
公:指有威望或能力的人。
颠:颠覆,倒塌。

翻译

士气一直都很低落,言行举止都显得危险。
如果没有这三年的湖外贬谪,怎能有这段江南的奇遇。
并非只有我清高,因为世间浑浊,我的清白无人理解,只有上天知晓。
如同万头牛需要你的领导,大厦将倾之际,需要你的力量支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铨所作的《和王民瞻送行诗(其二)》。诗人以士人气节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忧虑。首句“士气从来弱不支”揭示了士人在艰难时世中的脆弱,接下来的“逢时言行欲俱危”则强调了言行举止在动荡时期的艰难与危险。

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湖外三年的贬谪,展现了命运的转折和不平,“不因湖外三年谪,安得江南一段奇”表达了对这段遭遇的反思,认为如果没有这段挫折,可能无法体验到江南的独特魅力和人生的奇遇。

“非我独清缘世浊”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清白并非出于个人选择,而是因为世道浑浊,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感。然而,他坚信自己的心志唯有天知,体现了坚定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万牛回首须公起,大厦将颠要力持”寓意深远,借用“万牛”象征国家的重担,呼吁有能力者如王民瞻这样的“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支撑大厦于将倾之际,展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表达了个人的际遇,又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