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欢嚣满耳不可洗,此水泠泠空在山全文

欢嚣满耳不可洗,此水泠泠空在山

出处:《鲍公水
宋 · 王安石
村南鲍公山,山北鲍公水。
高穴逗远源,泠泠落山嘴。
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
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
漫郎昔少年,幽居得之此。
临窥若有遇,爱叹无时已。
浮名未污染,永矢终焉尔。
奈何中弃入长安,十载风尘化旧颜。
欢嚣满耳不可洗,此水泠泠空在山

拼音版原文

cūnnánbàogōngshānshānběibàogōngshuǐ

gāoxuédòuyuǎnyuánlínglíngluòshānzuǐ

wèiwèi

zhúshùméngcuìténgxiāng

mànlángshǎoniányōuzhī

línkuīruòyǒuàitànshí

míngwèirǎnyǒngshǐzhōngyāněr

nàizhōngchángānshízǎifēngzǎihuàjiùyán

huānáomǎněrshuǐlínglíngkōngzàishān

注释

鲍公山:村庄南边的山。
鲍公水:山北的溪流。
高穴:山涧。
远源:源头遥远。
泠泠:清凉的声音。
玉色:水质清澈似玉。
饴味:甘甜如蜜。
蒙密:茂密。
披靡:交错延伸。
漫郎:泛指过去的自己。
幽居:隐居。
临窥:偶尔回顾。
爱叹:喜爱感叹。
浮名:虚名。
永矢:永远坚守。
终焉尔:始终如此。
奈何:无可奈何。
长安:古代都城。
风尘:世事纷扰。
欢嚣:喧闹声。
空在山:只存在于山中。

翻译

村庄南边有鲍公山,山北则是鲍公水潺潺。
山涧源头深远流长,清泉泠泠滑过山崖边。
水质如玉甜如蜜,世间再无其他可相比。
竹林树木环绕浓密,翠绿藤蔓交错蔓延。
昔日的漫郎青春年少,在此幽居享受这美景。
偶尔回顾仿佛遇见,对这里的喜爱赞叹无尽。
名声虽浮华未染尘,我心始终坚守在此。
无奈中被送往长安,十年风尘磨灭了容颜。
耳边尽是喧嚣难以洗净,唯有这泠泠流水空自山间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景象,开篇即以“村南鲍公山,山北鲍公水”引人入胜,将读者带入一个被鲍公山和鲍公水环抱的宁静世界。接下来的“高穴逗远源,泠泠落山嘴”则从声音上加深了这种宁静感,泉水的流淌声在山谷间回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也逐渐展现,通过“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表达了自己对这里美好生活的珍视和独特的感受。而“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这里的竹林密布,藤蔓交织,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

诗人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漫郎昔少年,幽居得之此”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现今生活的满足。而“临窥若有遇,爱叹无时已”则透露出一种对于人生际遇的珍惜与感慨。

然而,即便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诗人的内心也充满了对浮世浮名的警醒和拒斥,“浮名未污染,永矢终焉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的决心。最后,诗人对于离开这一切的无奈与不舍,通过“奈何中弃入长安,十载风尘化旧颜”和“欢嚣满耳不可洗, 此水泠泠空在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即便身在喧闹的都市之中,那清澈泉水声依然回响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