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削书才就,弥纶志未宣
出处:《欧阳文忠公挽辞二首 其一》
宋 · 苏颂
道济三千子,文高二百年。
朝廷得王佐,经术有师传。
笔削书才就,弥纶志未宣。
平生思颍事,倏忽启新阡。
朝廷得王佐,经术有师传。
笔削书才就,弥纶志未宣。
平生思颍事,倏忽启新阡。
注释
道济:指诗人或某位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三千子:形容弟子众多。
文高:文章高超。
百年:指时间跨度长。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王佐:能辅佐君王的杰出人才。
经术:儒家经典学问。
师传:师承传授。
笔削:著述、写作。
书才就:著作已完成。
弥纶:宏大、全面。
志未宣:志向未完全实现。
平生:一生。
思颍事:怀念在颍水边的事迹。
倏忽:忽然、迅速。
启新阡:新建墓地,表示去世。
翻译
他有三千弟子,文章流传两百年。朝廷得到了辅佐帝王的杰出人才,经学研究有师承相传。
他的著作刚刚完成,宏图大志还未完全展现。
他一生怀念颍水之事,如今突然去世,墓地新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颂为纪念欧阳修(文忠公)所作的挽辞之一。诗人首先赞扬欧阳修的道德品质和学术成就,称他为能辅佐朝廷的栋梁之材,且在儒家经典研究上有着深厚的师承。接着,提到欧阳修的文学才华,他的著作丰富,刚刚完成的作品也充满智慧。然而,诗中又透露出对欧阳修英年早逝的惋惜,他一生致力于颖州(今安徽阜阳)的事务,如今突然离世,令人感慨万分,只能在他新坟前寄托哀思。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敬仰与哀悼之情,以及对其未竟事业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