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北方苦旱南征伐,无事区区一吴越全文

北方苦旱南征伐,无事区区一吴越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七年之间三别子,两在山中一城里。
休论心迹未能并,可惜头颅只如此。
风尘拓落何所为,东溪片月当茅茨。
老兄能歌弟能和,松花酒熟清堪携。
北方苦旱南征伐,无事区区一吴越
高天且陨不自忧,杞国狂夫空白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送朱子蓉归嘉兴兼柬其兄子葆》。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朱子蓉分别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兄长子葆的寄语。

首句“七年之间三别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频繁离别的感慨,七年之内三次分别,情感深厚。接着“两在山中一城里”描述了分别地点的变化,既有山野的宁静,也有城市的喧嚣,展现了生活的多面性。

“休论心迹未能并,可惜头颅只如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情感的深切理解,虽然心绪难以完全相通,但对彼此的关怀与思念却深藏心底。诗人感叹岁月流逝,岁月无情,只能以头颅(象征生命)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风尘拓落何所为,东溪片月当茅茨。”诗人借景抒情,以东溪的月色和茅屋的静谧,反衬出人生的漂泊与孤独。月色如洗,映照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迷茫。

“老兄能歌弟能和,松花酒熟清堪携。”这里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老友能歌,子葆能和,共同享受着松花酒的醇香,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乐趣。

“北方苦旱南征伐,无事区区一吴越。”诗人通过对比北方的干旱与南方的征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无事区区一吴越”也暗示了对琐碎事务的厌倦,渴望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高天且陨不自忧,杞国狂夫空白发。”最后两句以高天陨星不忧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同时,将自己比作杞国的狂夫,因忧虑国家大事而白发苍苍,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与忧虑。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