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往西山子义山,老里一别堪三年
出处:《庚寅正月送罗季周游学禾川》
宋 · 杨万里
眼边相识蚕样密,如子岁寒万才一。
我往西山子义山,老里一别堪三年。
外舅阴功不知数,诸孙太半廊庙具。
学文先要学忍饥,明年看子刺天飞。
我往西山子义山,老里一别堪三年。
外舅阴功不知数,诸孙太半廊庙具。
学文先要学忍饥,明年看子刺天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眼边:目光所及之处。相识:熟识的人。
蚕样密:比喻紧密如蚕丝。
子:您,指对方。
岁寒:严冬。
万才一:难得一见的才华。
西山:地名,可能指实际的山脉或象征性的地方。
子义山:可能是对方的名字或代称。
老里:年纪大时。
堪:能,足以。
外舅:母亲或妻子的父亲。
阴功:暗中做的善事,不为人知的功德。
不知数:无法计算。
诸孙:众多孙子。
太半:大部分。
廊庙具:朝廷栋梁之材。
学文:学习文学。
忍饥:忍受饥饿。
明年:来年。
刺天飞:形容志向远大,像鸟儿展翅高飞。
翻译
眼中相识如同紧密的蚕茧,如同一年中难得的寒冬一遇。我曾去往西山,与子义山分别,至今已三年。
外祖父的功德难以计数,众多子孙大多有朝廷栋梁之才。
学习文学首先要学会忍受饥饿,来年期待你们像雄鹰般直冲云天。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庚寅正月送罗季周游学禾川》。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学业成就的殷切期望。
首句“眼边相识蚕样密”用了蚕吐丝织网的情景比喻双方关系之紧密,显示了诗人与罗季周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纽带。接着,“如子岁寒万才一”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才能和未来的美好期待,如同冬日里温暖的太阳照耀。
“老里一别堪三年”透露出诗人与罗季周分别已久,时间长达三年的哀愁。紧接着,“外舅阴功不知数,诸孙太半廊庙具”则描绘了一个家庭场景,外祖父的恩德难以计数,而家族中的子孙也多得如同寺庙里的众多神像。
“学文先要学忍饥,明年看子刺天飞”这两句是诗人对罗季周的勉励和期望。学习文学首先必须学会忍受饥饿等困苦,而到了明年,诗人期待能见到罗季周的才华像长空射箭一般冲破云霄,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生活观察,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学业成就无限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