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怜少妇长相忆,何事征人独未归
出处:《九月十五夜将赴苍梧舟中望月》
明 · 欧大任
客里中秋赏已违,天涯凉月倍光辉。
却怜少妇长相忆,何事征人独未归。
却怜少妇长相忆,何事征人独未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身处他乡,望着满天的凉月,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首句“客里中秋赏已违”,点明了诗人身在异乡,无法与家人一同欣赏中秋佳节的美景,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天涯凉月倍光辉”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眼中的月亮比平时更加明亮,这种反常的明亮,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家人的思念。
后两句“却怜少妇长相忆,何事征人独未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少妇”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妻子或亲人,而“征人”则代表了诗人自己,身处远方征战或漂泊,未能与家人团聚。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少妇”的长久思念与“征人”的未归,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对团圆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思念以及对家庭团圆的向往,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