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深漾影,远橹下摇声
出处:《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
唐 · 张祜
舣舟阳羡馆,飞步缭疏楹。
山暝水云碧,月凉烟树清。
长桥深漾影,远橹下摇声。
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
山暝水云碧,月凉烟树清。
长桥深漾影,远橹下摇声。
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舣舟:停船。阳羡馆:地名,可能指阳羡县的某个馆舍。
飞步:轻快的步伐。
缭疏楹:绕过稀疏的屋檐。
暝:昏暗。
碧:翠绿或清澈。
烟树:笼罩在烟雾中的树木。
清:清凉。
长桥:长长的桥。
深漾影:深深的倒影。
远橹:远处的船桨。
摇声:摇动的声音。
三害:指社会三大祸患,具体未明。
弦歌:音乐和歌唱,常用来形容文化氛围。
初政成:政事刚刚稳定,治理有成。
翻译
停船在阳羡馆,轻快地漫步绕过稀疏的屋檐。山色昏暗,水面云雾缭绕,月光清凉,烟霭中的树木显得格外清新。
长长的桥在水中投下深深的倒影,远处的船桨摇动声传来。
更何况这里没有三大祸患,政事初定,弦歌悠扬,一片和谐景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夜景图。开篇“舣舟阳羡馆,飞步缭疏楹”两句,通过对舟船停靠和快速行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晚上抵达荆溪馆时的情景,阳羡馆可能是馆名的一部分,缭疏楹则描绘出一幅古典建筑的轮廓。紧接着,“山暝水云碧,月凉烟树清”两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夜晚山水间的宁静与纯净,山影揽暮,水边云彩渲染出淡淡的蓝意,月光下弥漫着一股凉意,伴随着林中微烟和清新的气息。
“长桥深漾影,远橹下摇声”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景中的静谧与动感,长桥投射在水面上的影子显得格外深邃,而远处的橹(古代一种打鱼工具)则伴随着轻柔的摇曳声响。最后,“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两句,以哲学般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赞美,无“三害”意指无灾无难,也暗示着社会秩序井然;而“弦歌初政成”,则是指用琴声来庆祝刚刚建立或调整好的新政,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写和对社会安宁的赞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片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