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西虏置怀袖,君徒自珍世不售
出处:《李德修以乌兰河石见示》
宋 · 释德洪
乌兰洲塞夏国口,大河天来箭激溜。
排空但闻地喘吼,势撞石壁欲穿透。
石坚捍之不肯受,攧雷溅雪喧夜昼。
千年石骨亦不朽,碎为青红杂怪丑。
疆埸久空烂甲胄,举觞天子千万寿。
李侯横槊千骑后,望云赋诗剑碍肘。
徐涉河流马俯嗅,下马得之等琼玖。
万里来归亦何有,出以示我为拊手。
笑君儿嬉忘白首,李侯气如春在柳。
大河西虏置怀袖,君徒自珍世不售。
敲门那能易升斗,功名偶然梦岂久。
道人乃尔自薄厚,此石笑汝汝惭否。
排空但闻地喘吼,势撞石壁欲穿透。
石坚捍之不肯受,攧雷溅雪喧夜昼。
千年石骨亦不朽,碎为青红杂怪丑。
疆埸久空烂甲胄,举觞天子千万寿。
李侯横槊千骑后,望云赋诗剑碍肘。
徐涉河流马俯嗅,下马得之等琼玖。
万里来归亦何有,出以示我为拊手。
笑君儿嬉忘白首,李侯气如春在柳。
大河西虏置怀袖,君徒自珍世不售。
敲门那能易升斗,功名偶然梦岂久。
道人乃尔自薄厚,此石笑汝汝惭否。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李德修以乌兰河石见示》。诗中描绘了乌兰洲塞夏国口的大河景象,气势磅礴,仿佛箭矢般激流直冲石壁,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接着,诗人通过描述石壁的坚硬和水流的冲击,展现了自然界中物质与力量的对抗,以及时间对物质的侵蚀作用。
随后,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提到战场上的甲胄已成废墟,而帝王举杯祝寿的场景,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交替。李德修作为千骑之后的人物,望云赋诗,其气概如同春日的柳树一般生机勃勃。他亲自涉水,从河流中得到一块石头,将其视为珍宝,千里归来,以此示人,表现出他对美的追求与珍视。
最后,诗人以“道人”自比,表达了对李德修行为的评价,认为他的行为虽珍贵,但在世人眼中或许不被重视,就像那块石头一样,可能难以换取升斗之物。同时,诗人也反思了功名与梦想的短暂与无常,以及个人价值在社会中的定位。整首诗在赞美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