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君自谢螭头直,手制青鞋踏秋色
下飞瀑布九千尺,三峡轰雷听最多。
华君自谢螭头直,手制青鞋踏秋色。
开先寺前梦初破,恍若钧天奏无射。
匡庐先生道偶逢,贻君沆瀣酒一钟。
吟罢毫端双白凤,归时杖底一斑龙。
只今高卧梁溪上,七十风神愈萧爽。
入观能令水月澄,动操如闻山谷响。
作书好报匡先生,东海近有王方平。
不须夸尽开先瀑,行见蓬莱渐浅清。
鉴赏
此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首句“牛女之间漏银河”,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隐喻瀑布之壮观,仿佛银河从天而降。接着“欲洗庐岳诸青螺”一句,将瀑布的洗涤之力比作清洗庐山的群峰,形象生动。
“下飞瀑布九千尺,三峡轰雷听最多”两句,进一步渲染瀑布的磅礴气势,瀑布如同从高处飞泻而下,其声犹如三峡的雷鸣,震撼人心。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瀑布的雄伟与力量。
“华君自谢螭头直,手制青鞋踏秋色”则转而描写诗人的行踪与心境。华君独自一人,穿着自制的青鞋,在秋天的景色中漫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开先寺前梦初破,恍若钧天奏无射”两句,运用梦境与音乐的比喻,描绘了诗人置身于开先寺前,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匡庐先生道偶逢,贻君沆瀣酒一钟”表明诗人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匡庐先生,并在交流中分享了一杯清凉的沆瀣酒,象征着友谊的深厚与精神的契合。
“吟罢毫端双白凤,归时杖底一斑龙”以双白凤和一斑龙的意象,寓意诗人的才情与归途的祥瑞,暗示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与未来的美好前景。
最后,“只今高卧梁溪上,七十风神愈萧爽”描述了诗人在梁溪之上高枕无忧的生活状态,即使年过七十,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入观能令水月澄,动操如闻山谷响”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深邃,以及其行为举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同山谷回响,令人回味无穷。
“作书好报匡先生,东海近有王方平。不须夸尽开先瀑,行见蓬莱渐浅清”则是诗人对匡庐先生的敬意与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东海之滨的王方平能够带来更多的祥和与清澈。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