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出门留不住,分明记得来时路
学究解谈禅,心空先及第。
前有陈尊宿,后有陈居士。
两采合一赛,非同亦非异。
在家如出家,在世如出世。
童心壮志等前尘,慧业文人任游戏。
儒冠挽取桦皮冠,制义还他第一义。
脚跟踏破不二门,闻薰直入三摩地。
自从亲见作家来,诸方拭目推宗雷。
灵山一会俨然在,睹史陀天首重回。
大笑出门留不住,分明记得来时路。
青云双塔锁千松,种松道者今何去。
珍重毗耶久默人,留得帆园末后句。
三生石上好重来,相逢更有商量处。
鉴赏
这首诗《挽陈逸峰》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独特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缅怀与追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陈逸峰先生在学术、宗教、生活态度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影响。
首句“读尽天下书,胸中无一字”,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陈逸峰先生在广泛涉猎知识的同时,能够超越文字表面,深入理解其内涵,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超脱。接下来的“学究解谈禅,心空先及第”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学术与宗教领域的深厚造诣,以及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前有陈尊宿,后有陈居士。两采合一赛,非同亦非异”这一联,将陈逸峰先生与历史上的高僧大德相提并论,表达了他对传统智慧的传承与创新,既继承了前人的精神遗产,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家如出家,在世如出世”则体现了陈逸峰先生的生活哲学,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童心壮志等前尘,慧业文人任游戏”表明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即使年轻时充满理想与激情,最终都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过去,享受智慧与文学带来的乐趣。
“儒冠挽取桦皮冠,制义还他第一义”这一联,巧妙地将儒家的正统与佛教的简约对比,表达了陈逸峰先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灵活转换与融合。
“脚跟踏破不二门,闻薰直入三摩地”则展现了他在追求真理与智慧道路上的坚定与执着,最终达到了心灵的升华与解脱。
“自从亲见作家来,诸方拭目推宗雷”表达了陈逸峰先生在学术界的影响与地位,他的到来让各方人士瞩目,成为众人推崇的对象。
“灵山一会俨然在,睹史陀天首重回”通过引用佛经中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陈逸峰先生在精神层面的影响力,仿佛他与佛陀的会面仍然历历在目。
“大笑出门留不住,分明记得来时路”这一联,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陈逸峰先生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存在,人们能够清晰地回想起与他相处的日子。
“青云双塔锁千松,种松道者今何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陈逸峰先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的精神如同松树一般坚韧不拔,即使离开,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珍重毗耶久默人,留得帆园末后句”表达了对陈逸峰先生长久沉默、深思熟虑的尊敬,以及对他最后话语的珍视。
“三生石上好重来,相逢更有商量处”则以浪漫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希望与陈逸峰先生再次相遇的愿望,以及对未来可能的交流与探讨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陈逸峰先生生平、思想、影响的深情回顾,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与成就,也传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