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烽火不时传外警,楼船终日倘东临全文

烽火不时传外警,楼船终日倘东临

出处:《四月二日对雨
明 · 边贡
首夏山堂雷雨深,湿云骄霭递层阴。
争飞紫燕嗔相及,贪长青莎喜自禁。
烽火不时传外警,楼船终日倘东临
何人更奏文园赋,晚暮迟徊折寸心。

鉴赏

这首明代边贡的《四月二日对雨》描绘了初夏时节山堂内雷雨交加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情感。首句“首夏山堂雷雨深”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将读者引入一个独特的自然环境之中。接着,“湿云骄霭递层阴”一句,通过“湿云”和“骄霭”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云层厚重、雨势渐浓的景象,同时“递层阴”三字巧妙地表现了雨云逐渐覆盖山堂的过程。

“争飞紫燕嗔相及,贪长青莎喜自禁”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紫燕和青莎以情感,前者因飞行被其他鸟儿打扰而显得不满,后者则因生长旺盛而喜悦,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烽火不时传外警,楼船终日倘东临”两句由自然景观转向对国家局势的隐喻,烽火象征战争警报,楼船代表军事行动,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最后,“何人更奏文园赋,晚暮迟徊折寸心”两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文园赋在这里可能是指汉代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借以表达对文学创作的向往或对某种理想状态的追求。晚暮迟徊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的纠结,折寸心则直接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动态,还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边贡作为明代文人的独特视角和艺术才华。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