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
出处:《酬郑侍御秋夜见寄》
唐 · 皇甫曾
摇落空林夜,河阳兴已生。
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
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
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摇落:形容落叶飘落。河阳:地名,古代郡县名。
公府:古代官署,这里指官府。
远山情:对远方山水的思念之情。
高柳:高大的柳树。
寒泉:寒冷的泉水。
袁公: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尊称某位官员。
尺素:古时书信的代称,指简短的信笺。
柴荆:简陋的房屋,代指家。
翻译
夜晚,树林中落叶飘零,河阳的兴致已经兴起。还未离开官署的庭院,就知道你心中对远方山水的情感深深。
高高的柳树在风中摇摆不定,寒冷的泉水映照出明亮的月光。
袁公正在雪地里休息,期待你的书信能送到简陋的柴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摇落空林夜”勾勒出一个树叶飘零、月夜宁静的画面。"河阳兴已生"则点明时节,秋意浓重,河阳(古地名)一带已经有了秋天的气息。
接着,“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表达了诗人虽然还没有离开官舍,但心中早已萌生对远方山中的思念。这里的“公府”可能指的是官府或是某个官员的住宅,而“远山情”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方朋友的情感。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高柳风难定"形容秋风吹拂下摇曳不定的树枝,而“寒泉月助明”则是说在这样的夜晚,泉水映照着月光,使得整个环境更加清澈。
最后,“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这两句诗,通过对朋友(袁公)的想象,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袁公方卧雪"形容袁公正处于一个洁白如雪的环境中,而“尺素及柴荆”则是说即便是在简单朴素甚至粗糙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诗人送上的洁白布帛和柴火。这里的“尺素”通常指的是细腻的丝绸,象征着诗人的情谊;而“柴荆”则代表了远方朋友可能面临的艰苦环境。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以及对远方朋友生活想象中的细节描摹,传达了一种淡泊而深长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