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十日九阴雨,何处散吾脚全文

十日九阴雨,何处散吾脚

元末明初 · 舒頔
昏黄天开霁,夜黑雨复作。
天公亦侮人,稔岁变凶恶。
湿薪炊午庖,生稻炒晨镬。
十日九阴雨,何处散吾脚
况味固不佳,光景亦萧索。
孰云岁功成,尚乃滞耕穫。
倩谁开扶桑?四海一照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末明初时期,面对连续一个月的阴雨天气,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困境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类生活的艰辛。

首句“昏黄天开霁,夜黑雨复作”描绘了雨后天晴,但夜晚又再次下雨的情景,暗示了天气的反复无常。接着,“天公亦侮人,稔岁变凶恶”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不满,认为即使是丰收之年也因天气原因变得艰难。接下来的几句“湿薪炊午庖,生稻炒晨镬”描述了人们在恶劣天气下维持生计的不易,需要使用湿木烧火做饭,生稻米直接炒食以应对食材的稀缺。

“十日九阴雨,何处散吾脚”表达了作者对长时间阴雨天气的厌倦,渴望能够外出活动的心情。“况味固不佳,光景亦萧索”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压抑与生活的单调。最后,“孰云岁功成,尚乃滞耕穫。倩谁开扶桑,四海一照烁”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对如何改变现状感到迷茫,希望有人能像开启太阳一样,为世界带来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出路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