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下石渠先论易,好陈交泰弼承明
出处:《送董崇相博士之任南雍》
明 · 卢龙云
衣冠江左集群英,南浦仙槎壮远行。
作吏风尘归上国,得师文学擅西京。
菁莪载育周多士,礼乐宁惭鲁两生。
诏下石渠先论易,好陈交泰弼承明。
作吏风尘归上国,得师文学擅西京。
菁莪载育周多士,礼乐宁惭鲁两生。
诏下石渠先论易,好陈交泰弼承明。
鉴赏
此诗《送董崇相博士之任南雍》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描绘了对即将前往南雍任职的董崇相博士的深情送别与美好祝愿。
首联“衣冠江左集群英,南浦仙槎壮远行”,以“衣冠”形容人才济济,“江左”点明地点,暗示江南地区人才荟萃。南浦仙槎,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舟,象征着董博士此行的壮丽与不凡。这两句既赞美了董博士的才华与身份,也预示了他即将踏上的一段充满挑战与荣耀的旅程。
颔联“作吏风尘归上国,得师文学擅西京”,转而描述董博士从官场的忙碌与风尘中归来,回到文化中心的上国,同时又在文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擅长于西京的文化活动。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董博士在官场与学术领域的双重成就。
颈联“菁莪载育周多士,礼乐宁惭鲁两生”,引用了《诗经·小雅》中的“菁菁者莪”来比喻培养人才的辛勤与成果,同时也提到了周朝的多士和鲁国的两位学者,进一步强调了董博士在教育与学术上的贡献与影响。
尾联“诏下石渠先论易,好陈交泰弼承明”,则以朝廷的诏令为背景,指出董博士将首先在石渠阁讨论《易经》,并期待他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有益的见解,帮助国家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这一联表达了对董博士智慧与才能的高度期待,以及对其未来贡献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博士个人经历与成就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学术、教育及政治层面的卓越表现,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