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津杨柳迎烟绿,南岸阑干映水红
出处:《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 其二》
唐 · 裴夷直
北津杨柳迎烟绿,南岸阑干映水红。
君到襄阳渡江处,始应回首忆羊公。
君到襄阳渡江处,始应回首忆羊公。
注释
北津:指代某个地点,可能是古代的一个渡口。杨柳:象征春天或离别。
迎烟绿:在烟雾中呈现出绿色。
南岸:河流的另一边。
阑干:栏杆,岸边的防护设施。
映水红:在水中反射出红色。
君:你,这里是对读者的称呼。
襄阳:古地名,今湖北襄阳市。
渡江处:过江的地方。
始应:开始会。
回首:回头。
忆:回忆。
羊公:羊祜,西晋名臣,襄阳有他的祠庙。
翻译
北津的杨柳在烟雾中显出翠绿色,南岸的栏杆倒映在水中,显得一片红色。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江景并表达怀念之情的诗句。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
"北津杨柳迎烟绿"一句,以北津的杨柳作为画面中心,将杨柳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南岸阑干映水红"则是对比之笔,通过南岸长廊的倒影与江水相互辉映,渲染出一片春色。
接下来的两句"君到襄阳渡江处,始应回首忆羊公"表达了诗人在朋友离别时的心情。这里的“羊公”通常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杨夔,他曾任襄阳太守。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既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也表现出了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江景色,更通过借助历史人物的情感寄托,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