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愧胜情周与傅,山中迟伫辄经旬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春寒易误看花人,阴岭阳崖本不均。
骤暖料难留过夜,猛风恐又簸成尘。
一年韶景容轻负,七憩禅栖未厌频。
长愧胜情周与傅,山中迟伫辄经旬。
骤暖料难留过夜,猛风恐又簸成尘。
一年韶景容轻负,七憩禅栖未厌频。
长愧胜情周与傅,山中迟伫辄经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杏花盛开时节的感慨与观察,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细腻体悟。首联“春寒易误看花人,阴岭阳崖本不均”点明了春天的寒意可能影响人们欣赏花朵的心情,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中阳光与阴凉处的温度差异。颔联“骤暖料难留过夜,猛风恐又簸成尘”则通过描述天气的突然变化,表达了对花朵命运的担忧,暗示了自然界的无常和脆弱。
颈联“一年韶景容轻负,七憩禅栖未厌频”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禅修中的宁静与满足,似乎在说即使错过了短暂的春光,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喜悦也足以弥补。尾联“长愧胜情周与傅,山中迟伫辄经旬”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在山中长时间停留的自责与欣慰,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