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矣宁复来,吟哦强留连
乾坤惜形胜,此池何其偏。
灵溪九龙跃,仙山一峰圆。
微红散晴绮,远碧衬瑶烟。
幽香发野秀,接语皆老禅。
缘何近城郭,了无人世諠。
邂逅摄邦守,所乐多林泉。
唯忧代者至,不得经残年。
老矣宁复来,吟哦强留连。
他时考陈迹,不灭斯亭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渊亭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渊亭周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首句“仰攀明月轮,俯瞰沧海渊”,诗人以“攀”和“瞰”的动作,形象地描绘出月渊亭的高耸与视野的辽阔,明月与沧海的壮丽景象在诗人的笔下交织成一幅宏大的画面。
接着,“乾坤惜形胜,此池何其偏”,诗人借天地对月渊亭美景的眷恋,强调了月渊亭的独特与珍贵,同时也为后续的自然景观描写铺垫了背景。
“灵溪九龙跃,仙山一峰圆”,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溪流比作龙之跃动,山峰比作仙人之居,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月渊亭神秘而超凡的气息。
“微红散晴绮,远碧衬瑶烟”,诗人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层次的描绘,展现了月渊亭周围环境的和谐与美丽,晴空中的云彩与远处的碧绿山峦相互映衬,瑶烟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梦幻的氛围。
“幽香发野秀,接语皆老禅”,诗人捕捉到了月渊亭周边自然界的细微之美——幽香与野秀,以及与之相映成趣的老禅之语,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得月渊亭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智慧与灵性的精神栖息地。
“缘何近城郭,了无人世喧”,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月渊亭远离尘嚣的独特性,强调了这里是一片远离世俗纷扰的净土。
“邂逅摄邦守,所乐多林泉”,诗人以“摄邦守”这一角色的出现,暗示了月渊亭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是文人雅士心灵寄托之所,他们在这里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乐趣。
“唯忧代者至,不得经残年”,诗人表达了对月渊亭未来命运的忧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宁静与美好可能会消失。
“老矣宁复来,吟哦强留连”,面对岁月的无情,诗人虽感无奈,但仍选择留下记忆,以诗歌的形式纪念这片美好的土地。
“他时考陈迹,不灭斯亭篇”,诗人对未来读者的期待,希望后人能通过这首诗,了解并记住月渊亭的历史与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月渊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