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殊阔疏,挂一直漏百
出处:《和丁师善韵》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辙鲋活斗升,莫向肆中索。
已无秋成望,况复岁暮迫。
蓉城一小县,舞袖折旋窄。
针芒万亩青,席卷一川白。
苦肠真食蓼,枵腹思啖柏。
蒙袂嗟饥氓,胠箧畏暴客。
将怀转壑忧,谁任求刍责。
为政推仁心,匹妇无弗获。
登途祗王命,东西固不择。
汉网殊阔疏,挂一直漏百。
但令大纲正,潜使宿弊革。
斯民本同体,难以一膜隔。
发奸虽有术,救急岂无策。
不惮原隰驱,要知闾里阨。
消平蛇龙居,安集鸿雁宅。
庶免愁叹声,谣诵沸广陌。
已无秋成望,况复岁暮迫。
蓉城一小县,舞袖折旋窄。
针芒万亩青,席卷一川白。
苦肠真食蓼,枵腹思啖柏。
蒙袂嗟饥氓,胠箧畏暴客。
将怀转壑忧,谁任求刍责。
为政推仁心,匹妇无弗获。
登途祗王命,东西固不择。
汉网殊阔疏,挂一直漏百。
但令大纲正,潜使宿弊革。
斯民本同体,难以一膜隔。
发奸虽有术,救急岂无策。
不惮原隰驱,要知闾里阨。
消平蛇龙居,安集鸿雁宅。
庶免愁叹声,谣诵沸广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辙鲋:比喻身处困境的人。肆:市场。
秋成:秋天的丰收。
岁暮:年底。
蓉城:成都的别称。
窄:狭小。
针芒:形容麦苗细小。
一川白:满地白雪。
苦肠:形容极度饥饿。
蓼:苦草。
枵腹:空腹。
柏:柏树果实,代指食物。
蒙袂:遮面。
饥氓:饥饿的民众。
胠箧:打开箱子。
暴客:强盗。
怀转壑:心中的希望倾倒。
刍责:求食。
仁心:仁爱之心。
弗获:不能获得。
登途:踏上旅程。
东西:东西方向。
汉网:法律。
直漏:宽大的法律漏洞。
大纲:基本法度。
宿弊:旧有的弊端。
一膜隔:单一隔阂。
发奸:揭发邪恶。
救急:应急措施。
策:策略。
原隰:高低不平之地。
阨:困苦。
消平:消除动乱。
鸿雁宅:鸿雁的栖息地。
谣诵:歌颂。
广陌:广阔的街道。
翻译
涸辙中的小鱼奋力挣扎,不要在市场中寻求已经没有丰收的希望,更何况年底逼近
成都虽是个小城,舞袖旋转的空间却狭隘
大片田野的麦苗如针尖般翠绿,冬雪覆盖一片洁白
饥饿的人如同吃苦草,空腹渴望柏树的果实
遮面叹息饥民众多,打开箱子怕遇强盗
忧虑将心中的希望倾倒入山谷,谁能承担起求食的责任
施政以仁爱为先,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能得到庇护
遵循王命踏上旅程,无论东或西都毫不犹豫
汉朝的法律宽大疏漏,却能捕捉到百般罪行
只要纲常正义,就能改革旧弊
人民本为一体,不应被单一隔阂划分
揭发邪恶虽有方法,应对紧急情况并非无计可施
不怕跋山涉水,深知民间疾苦
消除动乱,让蛇龙安居,让鸿雁找到家
希望能避免哀叹,让街头巷尾充满歌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的作品,以和丁师善韵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与忧虑。诗人以辙鲋(比喻微小的生命)和舞袖(形容城市生活)为切入点,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他指出农民们在丰收无望、岁末逼近的情况下,生活困苦,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甚至面临盗贼的威胁。
诗人呼吁执政者推行仁政,关注底层民众,即使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制度漏洞,也要坚持公正,改革旧弊。他认为人民本是一体,不应被隔阂,强调了揭露奸邪、救急解困的重要性。他承诺自己会积极行动,解决民间疾苦,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让百姓安居乐业,最终达到“庶免愁叹声,谣诵沸广陌”的理想社会状态。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