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君惜菅蒯,持赠挠渠前
英姿多逸才,淩云气翩翩。
连捷跻显仕,道谊名流先。
万里曾缄鸿,蓍簪重遗捐。
忽朝捧丝纶,骢马临西川。
清白节淩厉,雍容礼周旋。
在远逢故知,胜若闻跫然。
爱君器量优,感我毛发鲜。
我衰苦迷途,君壮当著鞭。
伟哉吴草庐,典则乡邦贤。
六籍据地厚,寸心蘸高天。
行台观省箴,明通得真诠。
惟惭程较书,赘疣复闲言。
虽当哀恸馀,忍别强成篇。
聊挥陟釐纸,不写薛涛笺。
因君惜菅蒯,持赠挠渠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为友人吴宿威所作的赠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吴宿威才华、品德和成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离去的不舍。
首句“昔有数日雅,别后恒悬悬”,点明了两人往日的友情深厚,分别之后,心中常怀思念。接着,“英姿多逸才,淩云气翩翩”赞扬了吴宿威的出众才华和超凡气质。随后,“连捷跻显仕,道谊名流先”描述了吴宿威在仕途上的成功与名声,以及他在道德和友谊方面的卓越表现。
“万里曾缄鸿,蓍簪重遗捐”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吴宿威在远方的成就和贡献,以及他再次返回家乡的慷慨与无私。接下来,“忽朝捧丝纶,骢马临西川”描绘了吴宿威突然得到晋升,成为西川的重要官员的情景。
“清白节淩厉,雍容礼周旋”赞美了吴宿威的高尚品格和优雅风度。“在远逢故知,胜若闻跫然”表达了在远方遇到老朋友的喜悦之情。“爱君器量优,感我毛发鲜”进一步强调了对吴宿威的敬佩和感激。
“我衰苦迷途,君壮当著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迷失方向的感慨,以及对吴宿威年轻有为、积极进取的羡慕。“伟哉吴草庐,典则乡邦贤”称赞吴宿威是家乡的杰出人物。“六籍据地厚,寸心蘸高天”形容吴宿威学问深厚,心怀高远。
“行台观省箴,明通得真诠”表明吴宿威在政务上明智通达,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惟惭程较书,赘疣复闲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谦逊和对吴宿威才能的钦佩。“虽当哀恸馀,忍别强成篇”体现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悲伤,仍尽力完成赠诗的情感。
最后,“聊挥陟釐纸,不写薛涛笺”说明诗人选择使用普通的纸张书写,而不是华丽的薛涛笺,体现了对吴宿威朴实无华品质的认同。“因君惜菅蒯,持赠挠渠前”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礼物能表达他对吴宿威的深情厚谊,并在吴宿威离开之前亲自递送。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吴宿威的个人魅力和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