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全文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出处:《文翁讲堂
唐 · 卢照邻
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拼音版原文

jǐnyānzhōngguǎnmínshānxiàtíng

kōngliángyànquèyǒudānqīng

huáiluòyóushìtáishēnbiànmíng

liángzāièrqiānshíjiānghànbiǎolíng

注释

锦里:指成都,古代成都的别称。
淹中馆:泛指古代的学馆。
岷山:四川的一座山脉。
稷下亭:战国时期的学术交流场所。
空梁:空荡荡的屋梁。
无燕雀:没有鸟雀栖息。
古壁:古老的墙壁。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这里指壁画或碑刻。
槐落:槐树落叶,象征市井生活。
犹疑:仿佛,好像。
市:市集,这里指过去的繁华景象。
苔深:青苔很厚。
不辨铭:无法辨认石上的文字或铭文。
二千石:古代官员的俸禄等级,这里指地方郡守。
江汉:长江和汉水,泛指湖北、湖南一带。
遗灵:先贤的遗迹或精神。

翻译

在繁华的锦官城中有座学馆,如同古老的岷山下的稷下学宫。
梁上没有飞燕和麻雀,古老的墙壁上留有画作或碑刻。
槐树落叶让人仿佛还能感受到市井气息,青苔深厚使人难以辨认石上的铭文。
太好了,这位两千石俸禄的地方长官,(通过这座建筑)在江汉地区彰显了先贤的遗风精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建筑物—文翁讲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赞美与怀念。开篇“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讲堂所在的位置,既有城市的繁华(锦里)也蕴含着自然之美(岷山)。但随后的“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则透露出一股萧瑟与冷清,空旷的梁间没有燕子的鸣叫,只剩下墙上残留的红色装饰(丹青),给人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觉。

中间两句“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写出了自然景观与人造环境的交融。槐树的花落如同市场一般繁忙,但却是自然界的动态;而厚厚的地衣(苔)覆盖着古建筑的刻痕(铭),使得这些历史的印记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诗强调了时间对物质世界的侵蚀和摧毁。

结尾“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则是对这座古建筑中所蕴含的精神财富的赞叹。二千石可能指的是讲堂内存放着的经书或其他文物,而“江汉表遗灵”则暗示了这些文化遗产正如同长江与汉水一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建筑、自然景观以及时间流逝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