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亦别久,终不返故乡
出处:《挽方君政》
明 · 陶安
大化何茫茫,生死等朝暮。
见面未几何,幽明已殊路。
人皆劝君仕,况未年迫暮。
哀哉万里行,朝命惜虚付。
虽有善教才,不得一远布。
六旬命非促,岂不见晞露。
知命俭亦乐,闻道死乃安。
平生嗜欲薄,既逝魂气完。
念昔久缔交,文饮意屡欢。
握手龙墀上,天风飒高寒。
归来忽永诀,不复其杯盘。
盖棺事始定,长夜嗟漫漫。
云间九华秀,君心岂能忘。
亲朋亦别久,终不返故乡。
诸孤泣诉我,我亦泪浪浪。
东风三月暮,送柩出泮庠。
归舟驾言发,佳城在青阳。
所期贤子孙,勉嗣先业光。
见面未几何,幽明已殊路。
人皆劝君仕,况未年迫暮。
哀哉万里行,朝命惜虚付。
虽有善教才,不得一远布。
六旬命非促,岂不见晞露。
知命俭亦乐,闻道死乃安。
平生嗜欲薄,既逝魂气完。
念昔久缔交,文饮意屡欢。
握手龙墀上,天风飒高寒。
归来忽永诀,不复其杯盘。
盖棺事始定,长夜嗟漫漫。
云间九华秀,君心岂能忘。
亲朋亦别久,终不返故乡。
诸孤泣诉我,我亦泪浪浪。
东风三月暮,送柩出泮庠。
归舟驾言发,佳城在青阳。
所期贤子孙,勉嗣先业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挽方君政》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故友方君政的深深哀思和对其人品的赞美。诗中首先感叹生命的无常,指出生死之别犹如早晚,接着描述了朋友们劝方君仕途的往事,惋惜他未能实现远大的抱负。诗中提到方君虽然寿命未尽,但壮志未酬,表达了对他的命运多舛的同情。
诗人强调了知命达观的重要性,认为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感到快乐,知晓生死道理则能坦然面对死亡。方君生前喜好淡泊,去世后精神犹存。回忆起两人昔日的深厚友情,相聚饮酒的场景历历在目,而如今却阴阳两隔,令人悲痛。
送葬的场景凄凉,东风吹过,暮春时节,送柩出校门,暗示着友人的离世。诗人期待方君的子孙能够继承先人的事业,光大遗志,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故人的生平与离世,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