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捕江心之赤鲤,禹门变化来天风
出处:《题渔樵问答》
明 · 王阜
我本渔樵三十载,丘壑优游鬓毛改。
东溟巨涨已投竿,南涧松枝更堪采。
忽见渔樵共画图,逶迤列嶂阚澄湖。
松边柯烂罢观奕,柳外舟行闻捕鱼。
江陆相逢幽兴发,划然长啸天地阔。
清晨砺斧千嶂云,薄暮收纶半潭月。
莫采谷口之青松,明堂赖尔扶持功。
莫捕江心之赤鲤,禹门变化来天风。
负薪入市归来晚,莼菜羹香菰米饭。
五老峰前松月凉,新妇矶头柳风暖。
忽观此画三叹息,何处林泉可清适。
四时伐木归去来,一派沧江楚天碧。
东溟巨涨已投竿,南涧松枝更堪采。
忽见渔樵共画图,逶迤列嶂阚澄湖。
松边柯烂罢观奕,柳外舟行闻捕鱼。
江陆相逢幽兴发,划然长啸天地阔。
清晨砺斧千嶂云,薄暮收纶半潭月。
莫采谷口之青松,明堂赖尔扶持功。
莫捕江心之赤鲤,禹门变化来天风。
负薪入市归来晚,莼菜羹香菰米饭。
五老峰前松月凉,新妇矶头柳风暖。
忽观此画三叹息,何处林泉可清适。
四时伐木归去来,一派沧江楚天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经三十年渔樵生活的老人,其生活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诗中通过“东溟巨涨已投竿,南涧松枝更堪采”两句,展现了老人在不同水域间的生活状态,既钓鱼于大海,又采松枝于山涧,生活丰富多彩。
“忽见渔樵共画图,逶迤列嶂阚澄湖。”这两句描绘了老人在一幅渔樵共处的画面中,山峦连绵,湖水清澈,画面生动而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松边柯烂罢观奕,柳外舟行闻捕鱼。”描述了老人在松树下休息,观看棋局,而在柳树旁,船只往来,捕鱼声声,生活充满乐趣。
“江陆相逢幽兴发,划然长啸天地阔。”表现了老人与朋友相遇时的愉悦心情,一声长啸,仿佛能感受到天地间的广阔与自由。
“清晨砺斧千嶂云,薄暮收纶半潭月。”描绘了老人清晨砍柴,傍晚垂钓的情景,生活节奏自然而有序。
“莫采谷口之青松,明堂赖尔扶持功。莫捕江心之赤鲤,禹门变化来天风。”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尊重,认为不应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应让它们自然生长,为社会做出贡献。
“负薪入市归来晚,莼菜羹香菰米饭。”描绘了老人劳作后,带着收获回家,享受简单而美味的食物,生活充实而满足。
“五老峰前松月凉,新妇矶头柳风暖。”通过五老峰和新妇矶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之美,以及四季变换带来的不同感受。
“忽观此画三叹息,何处林泉可清适。”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画面的赞叹,同时也思考何处能找到心灵的宁静与舒适。
“四时伐木归去来,一派沧江楚天碧。”总结了老人一年四季劳作的生活,最终回归自然,享受着碧绿的江水和广阔的天空,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渔樵生活的宁静、自然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