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金募众蹈死救,手植板干加堤防
出处:《左原纪异》
宋 · 王十朋
君不见温公年方髫龀时,奋然击瓮活小儿。
至今遗事在图画,活人手段良可奇。
又不见耿恭昔年困疏勒,孤城凿井踰千尺。
整衣一拜精诚通,俄顷枯泉飞为液。
乐清有地名左原,地幽井古知几年。
一朝陷溺谁氏子,万石压脑沉黄泉。
路隔幽冥生望绝,三宿沉魂岂能活。
鬼神莫救功莫施,天遣仁人为之出。
彩棒来临驱五丁,抉石求尸俄有声。
头颅半露语未辩,人疑鬼物相视惊。
拯溺辛勤功未果,土圮石攲纷欲堕。
争言陷者不复生,救者徒遭颓压祸。
梅仙恻然临井旁,焚香再拜祈彼苍。
散金募众蹈死救,手植板干加堤防。
土石相衔危不倒,齑粉馀生仅能保。
须臾夺命鬼窟中,万口欢呼喜填道。
翕然舆论咸奇公,异事行将达帝聪。
感物诚居耿恭上,活人手与温公同。
况公才学俱超绝,吏隐那能久淹屈。
使君前日飞鹗章,莅事详明己廉洁。
鲰生桑梓居此间,具书目见非妄传。
太史采诗傥见取,愿付银笔书青编。
将见大书特书屡书不止此,史笔芬香此其始。
至今遗事在图画,活人手段良可奇。
又不见耿恭昔年困疏勒,孤城凿井踰千尺。
整衣一拜精诚通,俄顷枯泉飞为液。
乐清有地名左原,地幽井古知几年。
一朝陷溺谁氏子,万石压脑沉黄泉。
路隔幽冥生望绝,三宿沉魂岂能活。
鬼神莫救功莫施,天遣仁人为之出。
彩棒来临驱五丁,抉石求尸俄有声。
头颅半露语未辩,人疑鬼物相视惊。
拯溺辛勤功未果,土圮石攲纷欲堕。
争言陷者不复生,救者徒遭颓压祸。
梅仙恻然临井旁,焚香再拜祈彼苍。
散金募众蹈死救,手植板干加堤防。
土石相衔危不倒,齑粉馀生仅能保。
须臾夺命鬼窟中,万口欢呼喜填道。
翕然舆论咸奇公,异事行将达帝聪。
感物诚居耿恭上,活人手与温公同。
况公才学俱超绝,吏隐那能久淹屈。
使君前日飞鹗章,莅事详明己廉洁。
鲰生桑梓居此间,具书目见非妄传。
太史采诗傥见取,愿付银笔书青编。
将见大书特书屡书不止此,史笔芬香此其始。
鉴赏
这首诗《左原纪异》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与勇气。
诗中首先提到的是司马光幼年时,以聪明机智救出落水儿童的故事,以及耿恭在疏勒城凿井解渴的英勇事迹。接着,诗人转向描述乐清左原地区的一段历史,讲述了一位不幸溺水的孩童被深埋于地下,后经人挖掘救出的故事。然而,这一事件并未得到及时救援,导致孩童最终未能幸免于难。诗人感慨于鬼神之力无法救助,唯有仁人之举才能拯救生命。
故事中,梅仙(可能指梅尧臣)在得知此事后,亲自前往井边,运用法术驱使五丁开山,最终找到了溺水孩童的尸体。尽管救援行动未能完全成功,但孩童得以从死亡边缘被救回,周围的人们欢声雷动,对梅仙的仁慈之举表示了极大的赞赏。诗中还提到了梅仙通过烧香祈福、募捐救人、种植树木加固堤防等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他不仅在救人性命方面表现出色,更在治理地方、提升道德风尚上有着卓越的才能。
这首诗不仅赞扬了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德和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事迹的广泛传播和高度评价。通过这样的故事,诗人旨在弘扬正义、勇敢和仁爱的价值观,同时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