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出处:《广州蒲涧寺》
宋 · 苏轼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注释
山僧:指代山中的僧侣。自寻:自己寻找。
云外:指山中云雾之外。
山泉:山涧泉水。
千章:形容树木众多。
无地:无边无际。
飞涛:瀑布。
漏天:仿佛穿透天空。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古代常用于炼丹。
方士:古代修道求仙的人。
薝卜:一种香料,也与佛教禅宗有关。
祖师:开宗立派的先师。
而今:现在。
花含笑:花朵似乎在微笑。
秦皇: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欲学仙:想要追求长生不老。
翻译
无需山僧指引,我独自寻找云雾缭绕的山泉出山。千年古木矗立在无边的土地上,百尺瀑布直泻仿佛穿透了天空。
昔日菖蒲环绕的方士居所,后来成为薝卜祖师修行的禅林。
如今这里只剩下花朵含笑,笑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学仙法。
鉴赏
诗人以自信的口吻开篇,表明不需要山僧的指引,他能够自己找到心中的那股清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独立性,也映射出他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寻和追求。
“千章古木临无地”一句,用来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那些古老的树木仿佛悬于虚空,既没有根基,也不受尘世束缚,形象奇特,意境深远。接下来的“百尺飞涛泻漏天”则通过水流如织、倾泻不息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与神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及昔日菖蒲方士之宅和后来的祖师禅修的地方,这些历史的回忆为诗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哀愁。然而,现实中只有花朵含笑迎接着诗人的视线。这花不是普通的花,它在这里代表着自然界对过往的超然态度,也象征着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思考。
最后一句“笑道秦皇欲学仙”,则是用历史上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的典故,来表达诗人对于追求永恒和精神世界的向往。这里的“笑”字,不仅有对秦皇愚昧行为的调侃,更蕴含着诗人自己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在这悠悠岁月中,他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去感悟那永恒不变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