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秀何时改,郊庠更问为
出处:《答龚炳泽卿》
宋 · 陈造
之子违离久,前宵梦见之。
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疏篱。
歆秀何时改,郊庠更问为。
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
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疏篱。
歆秀何时改,郊庠更问为。
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之子:这个人。违离:离开。
久:很久。
前宵:昨晚。
梦见:梦见。
秋蛇:秋天的蛇。
开侧理:蜿蜒游动。
晓鹊:清晨的喜鹊。
啅:鸣叫。
疏篱:稀疏的篱笆。
歆秀:才华出众。
何时:何时。
改:改变。
郊庠:城郊的学校。
更问为:或许会有所作为。
言:言论。
今赘矣:现在处境艰难。
暗里:私下里。
自应知:心里明白。
翻译
这个人离开已经很久了,昨晚我梦中还见着他。秋日的蛇在草丛中蜿蜒,清晨喜鹊在稀疏的篱笆边鸣叫。
他的才华何时能改变命运,也许在城郊的学校会有转机。
有人说他现在处境艰难,这私下里我也心知肚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写给龚炳泽卿的一首答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长久分离后的思念之情。首句"之子违离久"直接点出友人离别已久,诗人内心充满怀念。次句"前宵梦见之"则通过梦境来寄托对友人的想念,显示出情感的真挚。
接下来的两句"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疏篱"运用了象征和拟人的手法,以秋天的蛇蜕皮比喻友人经历的变化,早晨喜鹊在篱笆边鸣叫,暗示着友人可能有所进步或改变。诗人关心地询问龚炳泽卿何时能改变现状,"歆秀何时改,郊庠更问为"表达了这种期待。
最后两句"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诗人说虽然没有明言,但对友人的转变已经有了预感,暗含着对龚炳泽卿内在成长的理解和支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关注对方成长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