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动地群芳悦,十里香畦怒苞决
出处:《扬州赏牡丹》
明 · 张家玉
暖风动地群芳悦,十里香畦怒苞决。
蒸云炙日不胜春,坐见檀心一夜发。
绿叶枝疏翠箔搴,天香国色各争妍。
杨妃睡起娇无力,鹦鹉杯中紫气度。
碧槛雕阑十二重,牢锁春风不遣去。
青莲学士昔挥毫,赋就清平调独高。
姚黄魏紫黯无色,妒杀花前宫锦袍。
蒸云炙日不胜春,坐见檀心一夜发。
绿叶枝疏翠箔搴,天香国色各争妍。
杨妃睡起娇无力,鹦鹉杯中紫气度。
碧槛雕阑十二重,牢锁春风不遣去。
青莲学士昔挥毫,赋就清平调独高。
姚黄魏紫黯无色,妒杀花前宫锦袍。
鉴赏
此诗描绘了扬州牡丹盛开的盛况,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香气。首句“暖风动地群芳悦”,开篇即点出春意盎然,百花齐放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生机勃勃的基调。接着,“十里香畦怒苞决”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牡丹在温暖春风的吹拂下,怒放的场景,仿佛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牡丹的香气。
“蒸云炙日不胜春,坐见檀心一夜发”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牡丹比作在春日里生长的少女,即使是在炎热的夏日,也抵挡不住春天的魅力,一夜之间便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这种对牡丹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既表现了牡丹的顽强生命力,又赋予了其独特的美感。
“绿叶枝疏翠箔搴,天香国色各争妍”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生长环境和其独特的美。绿叶与翠箔相映成趣,衬托出牡丹的国色天香,各展其艳,竞相争辉。这不仅展现了牡丹的外在之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高雅气质。
“杨妃睡起娇无力,鹦鹉杯中紫气度”一句,通过对比,将牡丹与杨贵妃的娇美相提并论,更增添了牡丹的华贵与魅力。同时,将牡丹比作鹦鹉杯中的紫气,形象地描绘了其色泽的深邃与神秘。
最后,“碧槛雕阑十二重,牢锁春风不遣去”一句,通过碧栏杆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封闭而精致的空间感,象征着牡丹被精心呵护,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进一步突出了其珍贵与独特。
“青莲学士昔挥毫,赋就清平调独高。姚黄魏紫黯无色,妒杀花前宫锦袍。”这一段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将牡丹与青莲学士的诗歌、姚黄魏紫等名花进行对比,强调了牡丹的独特地位和非凡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扬州牡丹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香气,还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命力量的颂扬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推崇,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