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言明镜此非台,还借禅家一味来
出处:《题小洞和答》
明 · 区元晋
休言明镜此非台,还借禅家一味来。
门外红尘飞扑面,槛前流水净无埃。
徒闻禦寇凌空去,谁向湓江影照回。
每把打乖歌邵子,碧梧疏柳自高齐。
门外红尘飞扑面,槛前流水净无埃。
徒闻禦寇凌空去,谁向湓江影照回。
每把打乖歌邵子,碧梧疏柳自高齐。
鉴赏
这首诗以“题小洞和答”为题,作者为明代诗人区元晋。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脱俗的画面,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悟。
首联“休言明镜此非台,还借禅家一味来”,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明镜”比喻内心的清净,暗示通过禅修达到心灵的净化,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精神境界相融合,引人深思。
颔联“门外红尘飞扑面,槛前流水净无埃”,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门外的红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而槛前的流水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纯净,形成强烈的反差,强调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向往。
颈联“徒闻禦寇凌空去,谁向湓江影照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禦寇凌空而去,象征着世间的纷争与烦恼,而谁又能在这繁忙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如同湓江之水映照出的倒影一般,回归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尾联“每把打乖歌邵子,碧梧疏柳自高齐”,引用邵子(邵雍)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独立与高洁。碧梧疏柳自高齐,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高洁与独立始终不变。这不仅是对邵子精神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定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与自我反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