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同颜太守,复有读书岩
出处:《奉寄桂林汪别驾晋贤》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独秀纷苍翠,城楼势半衔。
定同颜太守,复有读书岩。
野日开潭镜,天风起石帆。
苍苍虞帝庙,更为植松杉。
定同颜太守,复有读书岩。
野日开潭镜,天风起石帆。
苍苍虞帝庙,更为植松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水画卷。首句“独秀纷苍翠”以“独秀”二字点明了山峰的独立与高耸,加之“苍翠”二字,不仅渲染了山色的浓重与生机,也暗示了山体的古老与坚韧。接下来,“城楼势半衔”一句,巧妙地将山峰与城楼联系起来,通过“半衔”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山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含着对桂林山水城市特色的赞美。
“定同颜太守,复有读书岩”则借用了历史典故,颜太守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颜真卿,他曾在桂林任职,留下了许多佳话。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桂林能像颜真卿那样,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充满了文化气息。同时,“读书岩”一词,更是直接点明了桂林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
“野日开潭镜,天风起石帆”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阳光比作镜子,将天风比作起航的帆,生动地描绘了桂林山水在自然光线和风力作用下的动态美,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桂林山水独特魅力的深刻感受。
最后,“苍苍虞帝庙,更为植松杉”一句,不仅提到了古老的虞帝庙,还表达了诗人希望桂林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愿望,通过“植松杉”这一行为,象征着对桂林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以及对自然与文化的尊重与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林山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