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归帆望白头,长安飞札待高秋
出处:《怀亥白兄》
清 · 张问陶
丈夫志功名,焉能惜离别。
良时苦蹉跎,不愤非豪杰。
六月黄尘匝地飞,骑驴远作燕山客。
憔悴乌衣百不如,少年惟读等身书。
神驹所向无空阔,且上金台吊望诸。
我独胡为羁水国,不鸣不跃生涯拙。
壮年销损在穷途,家事如毛那可说。
南诏归帆望白头,长安飞札待高秋。
移家近日临江住,日对江山无尽处。
良时苦蹉跎,不愤非豪杰。
六月黄尘匝地飞,骑驴远作燕山客。
憔悴乌衣百不如,少年惟读等身书。
神驹所向无空阔,且上金台吊望诸。
我独胡为羁水国,不鸣不跃生涯拙。
壮年销损在穷途,家事如毛那可说。
南诏归帆望白头,长安飞札待高秋。
移家近日临江住,日对江山无尽处。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怀亥白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追求与对离别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丈夫志功名,焉能惜离别”,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志向与态度,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应当以功名为志向,不应因离别而感到惋惜。接着“良时苦蹉跎,不愤非豪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焦虑,担心自己虚度光阴,未能成就一番事业,会被人视为非豪杰。
“六月黄尘匝地飞,骑驴远作燕山客”描绘了诗人在炎炎夏日,骑着驴马远行至燕山的情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旅途艰辛与孤独。接下来“憔悴乌衣百不如,少年惟读等身书”两句,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勤奋读书与后来的憔悴不堪,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神驹所向无空阔,且上金台吊望诸”两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神驹和金台,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神驹一样自由驰骋,以及对历史人物望诸的敬仰之情。最后,“我独胡为羁水国,不鸣不跃生涯拙。壮年销损在穷途,家事如毛那可说”四句,诗人自问为何被束缚在水国之中,无法施展抱负,感叹壮年时光在困顿中消逝,家事琐碎难以言表,流露出深深的悲凉与无奈。
“南诏归帆望白头,长安飞札待高秋。移家近日临江住,日对江山无尽处”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想象着在南诏乘船归来,白发苍苍,等待着秋季从长安传来的好消息。最后,诗人决定搬家靠近江边居住,每日面对着无尽的江山美景,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功名的追求,也有对离别的无奈,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未来希望的期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