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道自鲁人期一变,冠依周制重三加全文

道自鲁人期一变,冠依周制重三加

出处:《延哲冠
明 · 王鏊
生男喜见发毵㲚,元服虽荣未敢誇。
道自鲁人期一变,冠依周制重三加
鸣珂远近宾皆至,绵蕝东西位不斜。
愿得成人从此始,礼行免使外庭哗。

鉴赏

这首诗《延哲冠》是明代文学家王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为孩子举行冠礼的庄重与喜悦。诗中不仅展现了传统礼仪的庄重与仪式感,也蕴含了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生男喜见发毵㲚”,开篇即以喜悦之情描绘了初为人父的激动与期待,孩子出生时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元服虽荣未敢誇”则表达了虽然孩子穿上象征成年的服饰,但父母心中仍怀谦逊,不敢轻易夸耀,体现了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谨慎与谦虚态度。

“道自鲁人期一变,冠依周制重三加”两句,引用古代典故,强调了冠礼作为成人仪式的重要性和变革的意义,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代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期望,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不断自我完善,实现个人的转变与提升。

“鸣珂远近宾皆至,绵蕝东西位不斜”描绘了冠礼现场的盛况,宾客云集,场面庄重,体现了社会对这一仪式的重视与尊重。同时,通过“鸣珂”(指冠礼上使用的乐器)和“绵蕝”(指冠礼上的座位安排)的描述,展现了仪式的秩序与和谐。

最后,“愿得成人从此始,礼行免使外庭哗”表达了对孩子的深切期望,希望从这一刻起,孩子能够遵循礼仪,健康成长,避免不必要的纷扰与争议,展现出对子女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冠礼这一传统仪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子女成长的关注与期待,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与社会教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