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无计策千般拙,只有安贫一件高
出处:《贫居自述》
明 · 李孔修
编茆筑室傍江皋,疏种垂杨密种桃。
风月几曾嫌老土,莺花真是爱狂骚。
全无计策千般拙,只有安贫一件高。
眼底虽非杨子辈,何曾轻拔一条毛。
风月几曾嫌老土,莺花真是爱狂骚。
全无计策千般拙,只有安贫一件高。
眼底虽非杨子辈,何曾轻拔一条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居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编茆筑室傍江皋”,生动地展现了居住环境的简朴与靠近自然的特点,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疏种垂杨密种桃”一句,通过种植垂杨与桃树,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风月几曾嫌老土,莺花真是爱狂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月的喜爱,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热爱,即使在贫居之中,也能够发现并欣赏到生活的乐趣。
“全无计策千般拙,只有安贫一件高”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他选择以安贫乐道的态度去面对,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和高尚情操。
最后,“眼底虽非杨子辈,何曾轻拔一条毛”一句,通过自谦与反问,强调了诗人虽然不与杨子(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这样的大人物相提并论,但绝不会轻易贬低或轻视任何事物,体现了其谦逊而又不失尊严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贫居者在简陋生活中寻找快乐、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世界,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