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六十齐头鬓未华,枯杨日夕吐春芽全文

六十齐头鬓未华,枯杨日夕吐春芽

出处:《己巳元日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六十齐头鬓未华,枯杨日夕吐春芽
老须人作辟寒玉,愁待君为含笑花。
乐府自矜三妇艳,离骚谁夺一人葩。
马融经史慵亲讲,未许诸生拥绛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己巳元日作》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面对年岁增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艺术和学问的追求与反思。

首联“六十齐头鬓未华,枯杨日夕吐春芽”以“六十齐头”形容年岁已高,但“鬓未华”则表现出诗人对青春的留恋与不屈服于岁月的坚韧精神。接着,“枯杨日夕吐春芽”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即将凋零的老树,却在傍晚时分依然能绽放出新芽,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对未来希望的坚持。

颔联“老须人作辟寒玉,愁待君为含笑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在这里,“辟寒玉”和“含笑花”都是美好的意象,分别代表了朋友间的温暖和支持,以及在困难时刻能够给予安慰与笑容的力量。诗人渴望在老去的过程中,有朋友如同暖阳一般,为自己驱散寒冷,带来欢笑。

颈联“乐府自矜三妇艳,离骚谁夺一人葩”则转向对艺术的探讨。乐府是古代音乐文学机构,此处可能暗指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创作与欣赏。诗人提到“三妇艳”,可能是指古代诗歌中关于女性形象的描写,而“离骚”则是屈原的代表作,这里借以表达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推崇。诗人似乎在思考,艺术创作如何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独树一帜的佳作。

尾联“马融经史慵亲讲,未许诸生拥绛纱”则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态度。马融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此处可能借以表达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与投入。然而,诗人却说“慵亲讲”,表明他或许在思考学术与生活的平衡,以及是否应该继续深入学问的探索。最后,“未许诸生拥绛纱”可能意味着他对学生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学术之路上有所成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学术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艺术和学问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