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嘉陵共舣舟,江风又是荻花秋
出处:《送洪司令赴阙》
宋 · 吴泳
曾记嘉陵共舣舟,江风又是荻花秋。
三年长别不一见,十事欲言还九休。
頫聘交驰淮水浊,行程不定陇云愁。
凤鸣已向朝阳去,飞雨残霞湿柁楼。
三年长别不一见,十事欲言还九休。
頫聘交驰淮水浊,行程不定陇云愁。
凤鸣已向朝阳去,飞雨残霞湿柁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曾记:回忆起。嘉陵:古代地名,指嘉陵江。
舣舟:停船靠岸。
江风:江上的风。
荻花:一种草本植物,秋天开花,白色或浅黄色。
三年:长时间。
长别:长久分离。
一见:一次见面。
十事:许多事情。
九休:大多停止,无法出口。
頫聘:低头思念。
交驰:交错、频繁。
淮水:河流名,流经中国中部。
行程不定:行踪不定。
陇云:陇山之上的云,代指远方。
凤鸣:凤凰的鸣叫声,象征吉祥。
朝阳:初升的太阳。
飞雨:飘落的雨点。
柁楼:船上的楼阁,舵手休息的地方。
翻译
还记得在嘉陵江边一起停船,江风又吹过满眼的荻花飘秋。三年长久分离未曾相见,想说的话有十件却大多止于心头。
低头思念之情如淮水般浑浊,行程无定让我心中充满陇上云的忧愁。
凤凰鸣叫已朝着朝阳飞去,雨后的残霞打湿了船楼的屋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泳的作品,名为《送洪司令赴阙》。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深具宋代诗词的婉约与清新。
开篇“曾记嘉陵共舣舟,江风又是荻花秋。”两句,通过回忆与朋友同乘小船的情景,点出了时节已到秋天,荻花随风摇曳,营造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嘉陵”应是指嘉陵江,即今之嘉陵河,这里以地名开篇,立即为诗歌设定了情境。
接着,“三年长别不一见,十事欲言还九休。”表达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与迫切想要倾诉的心情。三年的长时间未见面,让两人的心中积累了许多话题,但在快乐的重逢之际,又似乎有些话不必急于说出,留有余地。
“頫聘交驰淮水浊,行程不定陇云愁。”诗人通过描绘颔下垂挂(頫聘)的马匹奔驰在浊流的淮河畔,以及因行程不定而生的忧虑之情,展现了送别时的心绪纷乱和对朋友未来旅途的关切。
最后,“凤鸣已向朝阳去,飞雨残霞湿柁楼。”则是通过凤凰的鸣叫象征着高官厚禄的美好前景,以及飞雨与残霞交织在楼阁间的情境,寓意着朋友将要踏上光辉的仕途,但同时也留下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和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送别之际的复杂情感和深沉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