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儒严讲幄,起草丽谈丛
薄云收霁雨,初夏接薰风。
将旦群阴伏,斋居百虑空。
梦游如有遇,反听更能聪。
秘祝宁神外,多仪拜贶中。
佐灵犹五帝,执事本三宫。
象海鳌山峻,翻阶药秀红。
守儒严讲幄,起草丽谈丛。
夙昔嬉游并,神仙步武同。
吹藜惊爝火,抱法想江枫。
已老仍书癖,怀贤愧易东。
君王问无择,留意属溪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致斋于太一宫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古代贤士的追忆与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槐”、“薄云”、“初夏”、“薰风”、“秘祝”、“多仪”等,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
首联“禁掖下祠宫,青槐辇道通”,点明地点,以“禁掖”、“祠宫”、“青槐”、“辇道”等词语勾勒出太一宫的庄严与神圣。颔联“薄云收霁雨,初夏接薰风”,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为后文的情感抒发铺垫。
颈联“将旦群阴伏,斋居百虑空”,描述了清晨时分,万物复苏,诗人静心斋戒,内心宁静无杂念的状态。尾联“梦游如有遇,反听更能聪”,表达了诗人仿佛在梦境中与古人相遇,心灵得到了更深一层的感悟与启发。
中间部分“秘祝宁神外,多仪拜贶中”,强调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虔诚,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佐灵犹五帝,执事本三宫”,则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职责的反思与期许。
尾段“象海鳌山峻,翻阶药秀红”,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生机。“守儒严讲幄,起草丽谈丛”,展现了诗人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上的严谨与才华。“夙昔嬉游并,神仙步武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吹藜惊爝火,抱法想江枫”,则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已老仍书癖,怀贤愧易东”,流露出诗人虽年岁渐长,但对学问的热爱不减,同时对未能完全实现理想感到遗憾。“君王问无择,留意属溪工”,最后以君王的询问结束,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谦逊表述,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其在学术、艺术乃至人生哲学上的深思熟虑。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历史感又充满个人情感的世界,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