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旌即归路,一束携行编
出处:《送欧员外》
明 · 张宁
蓟城有名士,美盛元无前。
手抉云汉华,身交文锦妍。
目烂明月珠,口涌悬河泉。
幽思入玄默,清臭纷兰荃。
初辞鹿鸣宴,再坐琼林筵。
朝主地官事,暮副郎中权。
骐骥志万里,鸿鹄怀高骞。
良金与美玉,适用无停延。
遥遥吴越乡,雨涝如尧年。
雍雍少司徒,王命来旬宣。
行哉自求辅,得此堂中贤。
六属倡九牧,一士当三千。
蒙冲籍篙楫,禆曲严中坚。
激扬水趋壑,鼓振雷行天。
钧衡赖持举,皇度资纯全。
遂令泥滓民,复业膏腴田。
一朝十二解,芒锐犹森然。
裴向多谏议,之问馀诗篇。
时登两峰月,暂汲西湖烟。
双旌即归路,一束携行编。
加餐赤日饭,稳著青云鞭。
行舟如有问,干事江南旋。
手抉云汉华,身交文锦妍。
目烂明月珠,口涌悬河泉。
幽思入玄默,清臭纷兰荃。
初辞鹿鸣宴,再坐琼林筵。
朝主地官事,暮副郎中权。
骐骥志万里,鸿鹄怀高骞。
良金与美玉,适用无停延。
遥遥吴越乡,雨涝如尧年。
雍雍少司徒,王命来旬宣。
行哉自求辅,得此堂中贤。
六属倡九牧,一士当三千。
蒙冲籍篙楫,禆曲严中坚。
激扬水趋壑,鼓振雷行天。
钧衡赖持举,皇度资纯全。
遂令泥滓民,复业膏腴田。
一朝十二解,芒锐犹森然。
裴向多谏议,之问馀诗篇。
时登两峰月,暂汲西湖烟。
双旌即归路,一束携行编。
加餐赤日饭,稳著青云鞭。
行舟如有问,干事江南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送欧员外》。诗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名士,其才情超群,犹如云汉之华,文采斐然,如同文锦之妍。他的目光如明月之珠般璀璨,言辞如悬河之泉般滔滔不绝。他深沉的思考融入了玄妙的沉默之中,散发出如同兰花般的清新香气。
诗中提到这位名士曾辞别鹿鸣宴,再次坐于琼林宴上,显示了他的仕途变迁。他白天负责地官之事,晚上则担任郎中之权,展现了其多才多艺和能力出众。诗中还以“骐骥”和“鸿鹄”比喻其远大的志向,以及“良金美玉”象征其卓越的才能。尽管身处遥远的吴越之地,遭遇雨涝之灾,但他的忠诚和智慧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任命为少司徒,传达王命。
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名士的敬仰之情,并期待他能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诗中还提到了与友人的相聚和离别,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最后,诗人祝愿友人旅途平安,事业顺利,即使在舟行水上之时,也能保持坚定的决心和前行的动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名士才华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