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辑玉会朝处,今日西风生短莎
出处:《往荆山道中即事》
明 · 唐之淳
小河水深没马颊,浴盘浮渡如浮杯。
碾涡咫尺不可上,四夫争挽声喧豗。
大河雨馀势业业,邑人来迎具舟楫。
片帆天际落春云,万斛空中舞秋叶。
东边雨响西边日,船上鼓鸣船里笛。
馀霞闪映一川明,大鱼惊跳双尾赤。
帆回棹进指淝河,涂山荆山颦翠蛾。
当年辑玉会朝处,今日西风生短莎。
山前屯兵半降虏,山后人家尽禾黍。
倚滩晚饭已黄昏,将军横槊方怀古。
碾涡咫尺不可上,四夫争挽声喧豗。
大河雨馀势业业,邑人来迎具舟楫。
片帆天际落春云,万斛空中舞秋叶。
东边雨响西边日,船上鼓鸣船里笛。
馀霞闪映一川明,大鱼惊跳双尾赤。
帆回棹进指淝河,涂山荆山颦翠蛾。
当年辑玉会朝处,今日西风生短莎。
山前屯兵半降虏,山后人家尽禾黍。
倚滩晚饭已黄昏,将军横槊方怀古。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往荆山道中即事》描绘了诗人行经小河与大河时所见的生动场景。诗的前两句写小河浅浅,水深仅能没马颊,舟行其上如浮杯般轻盈。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碾涡咫尺”和“四夫争挽”展现了水流湍急,人力挽舟的艰辛与热闹。
大河雨后,水势浩大,“邑人来迎具舟楫”,显示出当地人的热情和对舟行的重视。诗人以“片帆天际落春云”和“万斛空中舞秋叶”形容船只在天空中的动态,形象地表现出航行的壮观景象。
沿途景色变换,雨后彩虹与阳光交织,大鱼惊跳,色彩斑斓。诗人乘船经过淝河,途经涂山荆山,感叹历史变迁,昔日的繁华已成“当年辑玉会朝处,今日西风生短莎”。
最后,诗人观察到山前的军事遗迹,半数士兵已投降,山后村庄则呈现出丰收的景象。傍晚时分,他在滩头倚船用餐,将军横持长矛,思绪飘向古代,充满历史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合了历史与现实,展现出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深刻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