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双庙基何在,百战孤城气尚雄
出处:《睢阳吊古》
明 · 殷奎
黄尘下马睢阳道,束带徘徊吊数公。
韩李文章今日事,江淮堡障中兴功。
千年双庙基何在,百战孤城气尚雄。
寄语河南夏御史,愿修前典表遗忠。
韩李文章今日事,江淮堡障中兴功。
千年双庙基何在,百战孤城气尚雄。
寄语河南夏御史,愿修前典表遗忠。
鉴赏
此诗《睢阳吊古》由明代诗人殷奎所作,通过描绘睢阳道上的黄尘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首句“黄尘下马睢阳道”,以“黄尘”象征历史的沉淀与英雄事迹的久远,诗人亲自来到睢阳道上,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接着,“束带徘徊吊数公”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悼念,他带着庄重的仪态,在道上徘徊,为几位英雄人物献上哀思。
“韩李文章今日事,江淮堡障中兴功”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事件,提到韩、李两位英雄的文章与功绩,他们以文治国,稳固边疆,为国家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种文武并举的策略,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多才多艺,也体现了作者对文治武功并重的推崇。
“千年双庙基何在,百战孤城气尚雄”则将视角转向具体的地点——双庙与孤城,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寻与对英雄精神的颂扬。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千年,但英雄们的基业犹存,他们的英勇事迹依然激励着后人。孤城虽小,却在百战之后仍显出其雄壮之气,象征着英雄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寄语河南夏御史,愿修前典表遗忠”一句,诗人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向当朝的官员提出建议,希望他们能够借鉴历史,表彰忠臣良将,传承和弘扬英雄的精神。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后世能铭记先贤的功绩,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英雄事迹的赞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与对英雄精神的崇敬,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