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
出处:《夜上隐居寺》
唐 · 唐求
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
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
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
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
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
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寻师:寻找导师。拟:打算。
空:佛教中的空性或空门。
虎溪东:虎溪东边的隐居地。
照:照亮。
山月:山间的明月。
惊鹤:突然飞起的鹤。
风:微风。
年:年华。
流去水:流逝的流水。
转来蓬:随风旋转的蓬草。
尽日:整天。
无事:没有事情。
安禅:静心修禅。
石窟:石洞或石窟。
翻译
寻找老师打算学习空门之道,空门修行在虎溪东边的住所。明亮的月光照耀千里山川,一阵微风吹过,惊动了栖息的鹤。
岁月如流水般流逝,山峦仿佛随风转动的蓬草。
整天都没有事情可做,就在石窟中安心修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寻找师父、学习佛法的场景。"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表明诗人有着向往禅学的心境,而那位师父则隐居在虎溪之东,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感。"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则写出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月光洒落千里,清澈见底,而一阵微风吹过,便惊起栖息于枝头的鹤群,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用流水和翻滚的蓬草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红尘纷扰的超脱与淡然。最后一句"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在禅定的状态中度过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在寻求着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佛法修行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澄明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