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硬工夫须彻底,秋云漠漠一轮横
出处:《读朱冠之诗有作三首 其二》
宋 · 袁甫
浮云擘破月华明,怎得浮云不再生。
几度月明云几擘,全无云翳月全清。
后生欲解凭谁问,先觉虽知肯尽明。
苦硬工夫须彻底,秋云漠漠一轮横。
几度月明云几擘,全无云翳月全清。
后生欲解凭谁问,先觉虽知肯尽明。
苦硬工夫须彻底,秋云漠漠一轮横。
注释
浮云: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或变化无常的情况。擘破:划破、分开。
月华:月光。
再:再次。
后生:年轻人。
欲解:想要理解。
凭谁问:向谁询问。
先觉:先知。
肯尽明:愿意详尽说明。
苦硬工夫:艰难的修炼。
彻底:完全、彻底。
漠漠:形容云层稀疏。
一轮横:一轮孤悬。
翻译
浮云划破明亮的月色,如何能让浮云永不复生。经历过多少次月光明亮云朵被划破,完全不见云层遮挡,月亮显得格外清澈。
年轻人想要理解,又能向谁询问?先知虽然知晓,却未必愿意详尽说明。
艰难的修炼必须彻底,就像秋天的云层稀疏,一轮明月独自悬挂。
鉴赏
这首宋诗《读朱冠之诗有作三首(其二)》由袁甫所作,以月亮和浮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事物变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浮云擘破月华明”描绘了浮云散去,月光洒落的明亮景象,暗示着困境后的豁然开朗。接着,“怎得浮云不再生”表达出对无法永恒保持明净状态的无奈,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几度月明云几擘,全无云翳月全清”通过反复的月明云散,强调了变化与清晰之间的关系,暗示着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洞察。“后生欲解凭谁问,先觉虽知肯尽明”则转向对后辈的期许,希望他们能从先知的经验中学习,但又明白知识的获取并非一蹴而就。
最后两句“苦硬工夫须彻底,秋云漠漠一轮横”传达出深刻的修炼道理,即任何艰难的学习过程都需要深入彻底,如同秋天的天空虽然广阔,但月亮依然清晰可见,寓意着只有经过磨砺,才能抵达智慧的彼岸。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于人生境遇和内在修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