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宁取缪子,犹能绳尺守
出处:《为贡乐亭题缪谷瑛画菊册》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缪子吾乡秀,画菊号能手。
侔揣穷色相,钩勒兼正负。
舒萼辨攒点,拖瓣理丝绺。
密或团晶毬,疏或翔丹绶。
劲或针矗松,柔或线垂柳。
绚采霞锦蒸,渲黛古泽黝。
时复效白描,疏枝伴瓶缶。
变态写霜姿,浓淡无不有。
自矜专家擅,时舆腾众口。
吾独附诤议,貌是神则否。
此花如逸士,论格宜尚友。
灵均渊明辈,方可作侪耦。
粉红骇绿中,何从辨牝牡。
农坛咋访秋,列盎欲成阜。
斗奇集众艳,各自尊享帚。
孤芳失本色,未敢俗见狃。
缅怀牧山翁,落墨何朴厚。
其次潘苇间,潇洒绝尘垢。
为此花写照,庶几非矫揉。
今人誇纵笔,粗服杂蓬首。
唐突东篱客,如伧父酗酒。
吾宁取缪子,犹能绳尺守。
夔盦喜画松,肃肃风生牖。
请配以寒葩,气韵定深眑。
掩映三径间,静趣令人寿。
会当洗凡笔,俯视众培塿。
侔揣穷色相,钩勒兼正负。
舒萼辨攒点,拖瓣理丝绺。
密或团晶毬,疏或翔丹绶。
劲或针矗松,柔或线垂柳。
绚采霞锦蒸,渲黛古泽黝。
时复效白描,疏枝伴瓶缶。
变态写霜姿,浓淡无不有。
自矜专家擅,时舆腾众口。
吾独附诤议,貌是神则否。
此花如逸士,论格宜尚友。
灵均渊明辈,方可作侪耦。
粉红骇绿中,何从辨牝牡。
农坛咋访秋,列盎欲成阜。
斗奇集众艳,各自尊享帚。
孤芳失本色,未敢俗见狃。
缅怀牧山翁,落墨何朴厚。
其次潘苇间,潇洒绝尘垢。
为此花写照,庶几非矫揉。
今人誇纵笔,粗服杂蓬首。
唐突东篱客,如伧父酗酒。
吾宁取缪子,犹能绳尺守。
夔盦喜画松,肃肃风生牖。
请配以寒葩,气韵定深眑。
掩映三径间,静趣令人寿。
会当洗凡笔,俯视众培塿。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文人夏孙桐所作,名为《为贡乐亭题缪谷瑛画菊册》。诗中对画家缪谷瑛的菊花画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与赞美。
诗人首先赞扬了缪谷瑛在画菊方面的高超技艺,称其为“画菊号能手”,并详细描述了画家如何通过“侔揣穷色相,钩勒兼正负”来捕捉菊花的形态与色彩。接着,诗人描绘了菊花的各种姿态,从舒展的花瓣到紧密的花蕊,从挺拔的枝干到柔顺的线条,再到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细腻的纹理处理,展现了画家对菊花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
诗人进一步将菊花比作“逸士”,强调其独特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认为只有像屈原、陶渊明这样的文人雅士才能与之为伍。他指出,菊花在众多花卉中独具特色,其颜色难以分辨雌雄,象征着纯洁与高洁。诗人还提到,菊花在秋天盛开,与农坛上的其他花卉形成鲜明对比,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缪谷瑛画作的欣赏之情,认为其作品不仅形似,更重要的是能够传达出菊花的精神内涵。他希望自己的画作能够与松树相配,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静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学习和提升画技的愿望,希望能够超越平凡的技巧,俯瞰那些粗制滥造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缪谷瑛画菊艺术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