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沧溟无寻处,祥光岂向海门偏
出处:《鲲身晓霞》
清 · 柳存信
彩霞朝起灿江天,历历沙鲲几屿连。
玉镜初开云外现,红绡一缕望中悬。
潮来错认波生锦,雾散翻疑綵作笺。
极目沧溟无寻处,祥光岂向海门偏。
玉镜初开云外现,红绡一缕望中悬。
潮来错认波生锦,雾散翻疑綵作笺。
极目沧溟无寻处,祥光岂向海门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彩霞在江天间绽放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彩霞朝起灿江天”,直接点明了主题,彩霞在晨光中闪耀,照亮了整个天空和江面,营造出一种辉煌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历历沙鲲几屿连”一句,通过“历历”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沙洲上的沙鲲(可能指沙洲或岛屿)清晰可见,连成一片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玉镜初开云外现,红绡一缕望中悬”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云层中的日出比作“玉镜初开”,展现出日出时分云层中透出的光芒如同镜子般明亮;同时,又将远处的霞光比作“红绡一缕”,形象地描绘了霞光如丝带般在空中悬挂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潮来错认波生锦,雾散翻疑彩作笺”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潮水涌动时,波浪仿佛织成了锦绣,而当雾气散去,霞光似乎变成了书写用的彩色纸张,这样的想象既富有创意,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想象力。
最后,“极目沧溟无寻处,祥光岂向海门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大海的无限遐想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面对浩瀚的大海,诗人感到自己无法触及其边际,而那祥瑞之光似乎遍及每一个角落,没有偏爱任何一方,强调了自然之美是普遍且无处不在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清晨时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这份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