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至宝非外假,真诠岂予诬全文

至宝非外假,真诠岂予诬

出处:《志士篇
明 · 郑善夫
河伯誇秋水,未知东海深。
众人尚雷同,安识志士心。
志士有苦心,心苦道自舒。
上山思采玉,入海贵探珠。
至宝非外假,真诠岂予诬
独行何凉凉,阔遵溯周衢。
虽无凌风翰,眷此适国都。
升天而游雾,惕哉子大夫。

鉴赏

这首诗《志士篇》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对比河伯对秋水的夸耀与未知大海之深,以及众人对雷同事物的盲目认同,揭示了志士内心世界的独特与深刻。诗中以“志士”为线索,描绘了他们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精神风貌。

“志士有苦心,心苦道自舒。”开篇点题,指出志士虽然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历经艰辛,但正是这份坚持与努力,使他们的道路变得宽广。接下来,“上山思采玉,入海贵探珠”,形象地表达了志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高峰、深入海底,寻找珍贵宝藏的决心和行动。

“至宝非外假,真诠岂予诬。”强调了志士们追求的真理与宝藏并非外界给予或虚假之物,而是通过自身不懈努力获得的真实成果。这不仅是对志士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他们独立思考、坚持自我价值的肯定。

“独行何凉凉,阔遵溯周衢。”描述了志士在孤独前行时的冷静与坚定,他们遵循着自己的道路,即使面对周遭的冷嘲热讽,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宽广。

“虽无凌风翰,眷此适国都。”表明尽管志士们可能没有华丽的外表或显赫的地位,但他们依然心怀国家,追求着更高远的目标。

最后,“升天而游雾,惕哉子大夫。”以神话般的想象,表达了志士们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自以为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整首诗通过对志士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充满了对理想主义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