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涵疏星月既望,老桧长松倚千丈
出处:《星月枕屏歌》
宋 · 吕本中
雪涵疏星月既望,老桧长松倚千丈。
田夫渔父不爱惜,落向公家枕屏上。
枕屏映研连春冰,主人中夜卷寒藤。
诗成不写坐叹息,长松老桧无颜色。
海陵掾曹来作歌,却忆洞庭秋水多。
洞庭水多秋亦晚,如此枕屏星月何。
田夫渔父不爱惜,落向公家枕屏上。
枕屏映研连春冰,主人中夜卷寒藤。
诗成不写坐叹息,长松老桧无颜色。
海陵掾曹来作歌,却忆洞庭秋水多。
洞庭水多秋亦晚,如此枕屏星月何。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名为《星月枕屏歌》。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以“雪涵疏星月既望”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老桧长松倚千丈”一句,通过高耸入云的松树和桧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壮丽与孤独并存的意境。
“田夫渔父不爱惜,落向公家枕屏上”,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元素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枕屏联系起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枕屏上的图案仿佛是大自然的缩影,不仅展现了四季更迭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枕屏映研连春冰,主人中夜卷寒藤”,这里通过“春冰”和“寒藤”的对比,表现了夜晚的寒冷与寂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诗成不写坐叹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长松老桧无颜色”一句,既是对外在景物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海陵掾曹的到来,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引出了对洞庭湖秋水的回忆,以及对远方景色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