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有羡君花竹秀,课无怜我簿书忙
宋 · 周必大
烛引金莲白玉堂,宫垂银榜左春坊。
毛曾久倚黄门树,武子今封召伯棠。
揽有羡君花竹秀,课无怜我簿书忙。
欲知两地相同处,亭午葵心向太阳。
毛曾久倚黄门树,武子今封召伯棠。
揽有羡君花竹秀,课无怜我簿书忙。
欲知两地相同处,亭午葵心向太阳。
注释
金莲:比喻华丽或尊贵的装饰。银榜:古代官署中悬挂的名牌或榜单。
黄门树:指宫廷中的职务,这里代指官职。
召伯棠:古代官位名称,象征荣誉。
簿书:古代的文书、账册,此处指公务。
亭午:正午时分。
葵心:向日葵的花盘中心,象征对阳光的追求。
翻译
烛光映照着金色莲花装饰的白玉殿堂,宫殿的檐下挂着银色的榜单,那是左春坊的标志。曾经的毛姓官员长久地在黄门官署任职,如今的武子获得了召伯棠的封号。
羡慕你拥有美丽的花草竹木,我却因繁重的公文而忙碌不堪。
想要知道我们两地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无论何处,正午时分的向日葵都向着太阳。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周必大在收到程元成待制书信后,回忆起两人共赏的别圃景致,特别是揽有亭和葵心秀野两堂的优美风光。诗人以“烛引金莲”和“宫垂银榜”象征宫廷的华丽,暗指程元成的显赫地位。他提到毛曾(可能是友人)和武子(可能也是友人)的往事,暗示他们过去的成就和如今的封赏。
诗人羡慕友人的生活,感叹自己忙于公事,只能在繁忙的簿书中度过时光。他以“花竹秀”和“簿书忙”形成对比,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通过“亭午葵心向太阳”,寓意无论身处何处,他们都如同向阳而生,保持着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这便是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事的联想,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