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非山中人,暂著登山屐全文

我非山中人,暂著登山屐

出处:《游泐潭寺
宋 · 洪刍
吾闻石门山,对峙俨天辟。
林茂山自青,草香涧长碧。
中有古招提,柱栱焕青赤。
惟昔马大士,方坟耸遗迹。
龙象仰慈颜,马驹谶前识。
香火有因缘,窗户坐幽阒。
瓶锡想异时,云水饱游历。
饮波浥曹溪,法雨被江国。
大阐选佛场,法战无兼敌。
我非山中人,暂著登山屐
东阁嘲书淫,净境酬诗癖。
朝涉潺湲溪,暮陟崔嵬石。
敷床听犍椎,钵饭分香积。
山高日易斜,梦短夜分寂。
神心颇灵明,俗虑讵充斥。
归欤得短章,投笔疥其壁。
政如抱布鼓,岂能飞霹雳。
径须倩阿香,轰然听霆击。
忽传汤休篇,风骚共推激。
何当从君游,愿飞恨无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石门山,探访泐潭寺的所见所感。开篇以“吾闻石门山”引出地点,接着通过“林茂山自青,草香涧长碧”描绘了山林的生机与清幽。随后,“中有古招提,柱栱焕青赤”点出寺庙的庄严与历史痕迹。

“惟昔马大士,方坟耸遗迹”提到古代高僧的遗迹,引出佛法的深远影响。“龙象仰慈颜,马驹谶前识”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佛法的慈悲与智慧。接着,“香火有因缘,窗户坐幽阒”描绘了寺庙内宁静祥和的氛围。

“瓶锡想异时,云水饱游历”表达了对过去修行生活的怀念。“饮波浥曹溪,法雨被江国”则借用水流与雨水的比喻,象征佛法的广泛传播。“大阐选佛场,法战无兼敌”强调佛法的影响力与独特性。

后半部分,诗人以“我非山中人,暂著登山屐”表达自己并非常住山中之人,但对山林与寺庙充满好奇与敬意。“东阁嘲书淫,净境酬诗癖”则反映了诗人对书籍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在清净环境中创作的喜悦。

“朝涉潺湲溪,暮陟崔嵬石”描绘了诗人游览过程中的景色变化。“敷床听犍椎,钵饭分香积”展示了寺庙生活的一角,包括打坐与共享斋饭的场景。“山高日易斜,梦短夜分寂”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

“神心颇灵明,俗虑讵充斥”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对世俗杂念的淡泊。“归欤得短章,投笔疥其壁”则是诗人结束旅程后的感慨,希望留下文字纪念这次旅行。

最后,“政如抱布鼓,岂能飞霹雳。径须倩阿香,轰然听霆击”以布鼓与雷电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谦逊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忽传汤休篇,风骚共推激”则提到了与文学相关的交流与激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寺庙的庄严,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自然、文学的深刻感悟与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精神世界与自然美的双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