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前木叶下亭皋,失策登临不惮劳
出处:《九日同陈敬甫梁伯龙登马鞍山得高字》
明 · 欧大任
霜前木叶下亭皋,失策登临不惮劳。
册府天开群玉积,节楼山拥九霞高。
秋声南入三江棹,海色东来万里涛。
一望昆丘频极目,莫疑仙客出卢敖。
册府天开群玉积,节楼山拥九霞高。
秋声南入三江棹,海色东来万里涛。
一望昆丘频极目,莫疑仙客出卢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马鞍山登高望远的情景,展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联“霜前木叶下亭皋,失策登临不惮劳”中,“霜前木叶下亭皋”描绘了秋风渐起,树叶飘落的情景,给人一种萧瑟之感。“失策登临不惮劳”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感到有些劳累,但依然不后悔登高望远,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颔联“册府天开群玉积,节楼山拥九霞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册府”比喻为知识的宝库,“群玉”象征着珍贵的宝藏,而“节楼山拥九霞高”则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霞光万道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颈联“秋声南入三江棹,海色东来万里涛”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秋风吹过,带来了三江的波涛之声;东方的海面上,涌动着无尽的波涛,色彩斑斓。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动态的美,让人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大自然之中。
尾联“一望昆丘频极目,莫疑仙客出卢敖”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诗人希望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能够超越尘世的束缚,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天地之间。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