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雕刻物物好,槎头缩颈尾不赪
出处:《戏督潜亨作春羹》
宋 · 邹浩
先生家□馀玉粒,粉以为饼陪春羹。
春羹品物谢时味,江流暖泛园中英。
晴窗对案忽举首,径走长须呼友生。
襄阳大夫腹如鼎,一著九牛犹未盈。
欢然放箸即过我,自叹珍庖逾大烹。
且言初意亦在我,属我府事留西城。
先生饭不饭俗客,若苦转眄相倒倾。
东风雕刻物物好,槎头缩颈尾不赪。
药苗蔬甲破土出,似与刍豢争功名。
应怜十载瘦藜苋,为我一除饥肠鸣。
春羹品物谢时味,江流暖泛园中英。
晴窗对案忽举首,径走长须呼友生。
襄阳大夫腹如鼎,一著九牛犹未盈。
欢然放箸即过我,自叹珍庖逾大烹。
且言初意亦在我,属我府事留西城。
先生饭不饭俗客,若苦转眄相倒倾。
东风雕刻物物好,槎头缩颈尾不赪。
药苗蔬甲破土出,似与刍豢争功名。
应怜十载瘦藜苋,为我一除饥肠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邹浩在宋朝时期与友人共享春羹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诗中首先描述了友人准备的春羹,用珍贵的玉粒磨成粉,作为配料,搭配春季的美味佳肴。春羹的食材丰富多样,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接着,诗人提到友人在晴朗的窗前,突然举目四望,急切地呼唤朋友前来品尝这美味的春羹。
诗中还提到了友人之一,形容他腹如鼎,食量惊人,即使再大的食物也难以满足他的胃口。然而,在品尝春羹后,友人却感叹这道简单的春羹比大宴更令人满足,表达了对美食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诗人邹浩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和理解,尽管友人事务繁忙,无法亲自招待他,但依然愿意分享这份美味。诗中还提到东风吹拂下的万物皆美,各种蔬菜从土中破土而出,仿佛在与肉类争夺荣誉。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艰苦,而友人的春羹如同甘霖,解除了他的饥饿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