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
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
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
黩兵非帝念,劳物岂皇情。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
灵鱼衔宝跃,仙女废机迎。
柳拂旌门暗,兰依帐殿生。
还如流水曲,日晚棹歌清。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汉武帝征讨昆明,挖池演练各种兵器。池水如同天河浩渺,馆舍以豫章为名。
我们的君王光照天德,推行文治教化大功告成。
黩武并非帝王本意,劳民并非皇家真情。
春天的仪仗队经过鲸鱼沼泽,云彩般的旗帜从凤城飘扬。
神灵之鱼口含宝物跳跃,仙女们放下织机迎接圣驾。
柳树轻拂军门,兰花依傍宫殿生长。
归来之路如流水般蜿蜒,傍晚时分桨歌声声清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昆明池边举行的盛大宴会,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的精细刻画,展现了当时皇帝的威仪和国家的富强。诗中的“武帝伐昆明”开篇便提及历史事件,让读者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穿池习五兵”则展示了军事训练的盛况,表达了中央集权时期对军事力量的重视。
“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两句通过昆明池与黄河、长江相比,并提及建筑物命名为“豫章”,显示出皇家的威仪和文化传承。接着,“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表达了君主对文化教育的推崇,彰显了诗人对于帝制文化的认同。
然而,接下来的“黩兵非帝念,劳物岂皇情”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尽管军力是国力的象征,但诗人似乎更多地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关怀,以及希望能够减少战争带来的人民负担。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天的军队通过鲸沼(可能是水域或桥梁),云旗飘扬着从凤城升起。这两句诗展示了宴会当日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超自然的色彩。
“灵鱼衔宝跃,仙女废机迎”则更是神话与现实交织,灵鱼衔宝表达了一种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而仙女废机迎,则像是对这场宴会的一种超凡脱俗的赞美。
“柳拂旌门暗,兰依帐殿生”两句诗通过柳树与帷幕、兰花与宫殿之间的关系,再次描绘出宴会现场的繁华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然之美和人造物件之雅的欣赏。
最后,“还如流水曲,日晚棹歌清”则以流水之曲比喻宴会的情景,以及随着夜色渐浓,乐声变得更加清澈。这里诗人的意境似乎是希望这场盛大的宴会能够像流水一样长存,而音乐的清澈,则象征着心灵的宁静和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昆明池边景物与宴会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沈佺期对于自然美、人文盛事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